毋庸置疑,豪车竞争是文化的竞争。而文化竞争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对文化制高点的占领,转化为品牌的文化力。《战马》的引入,成为今年最引人注目的对外文化交流的事件,将会载入史册,而凯迪拉克也能跻身其中,必将对品牌的拉动和影响带来积极的意义,这无疑也是今年豪车传播中值得关注的成功案例之一。
凯迪拉克驭“战马”动地而来
撰文/颜光明
继舞台剧《战马》在北京上演引起轰动之后,今天(11月15日)来沪献演再次出现一票难求的火热场面。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盛况空前。有人说,这是“英国国宝级”的戏剧,也有人说,这才是当今主流戏剧的代表,更有人说,这是“不出国门就能看到顶尖戏剧”的机会。
看来《战马》引发的轰动,不仅仅是剧情和故事,而是戏剧艺术带来的震撼。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与世界在艺术领域一步跨越零缝隙,回归纯粹和品位已不再是奢望。作为同样有着不凡历史和传奇的凯迪拉克抓住《战马》来沪的机会,成为这出名剧的鼎力赞助商,可谓眼力不差,功底老道,出手不凡,携手走进公众视野,共享艺术创造带来的盛举和礼赞,背后则是风范品牌和风范巨制的风云际会,彼此对艺术与科技理念的一致,并赋物以魂的推崇
《战马》讲述了一个男孩与一匹马之间非同寻常的友谊和故事,是对勇敢、坚韧、信念歌颂的不朽之作。斯皮尔伯格曾被感动,将其遭遇与经历,搬上荧幕,谱写出一部大气磅礴,史诗般的传奇,风靡影坛,一举获得6项奥斯卡大奖。同样,舞台剧更是感人,被誉为“视觉奇观、完美装置”——“机械之美”的巅峰,创下了全球演出超过4,000场,观众总数超过600万人次的盛况,先后荣获全球24个重要戏剧奖项,受到国际艺术界的一致赞语。
“这是不谋而合的共鸣与写照。”
凯迪拉克品牌精神内核是:勇敢、胆识、创新。这与《战马》所要表达的主题一致。在表现方式上,无论是舞台设计,还是马偶制作,以及场景布置等,都有大胆的突破和创新,营造出一幕幕高技术含量的视觉盛宴,正巧与凯迪拉克产品特质有着相同的要求,尤其是机械之美的现代感几乎如出一辙。这就是说,机械不是冷冰冰的器物,是有温度和态度的,机械的美感源于人力在棋上倾注的情感和用心。
有着高度文化敏锐意识的凯迪拉克自《战马》来中国巡演就已经抓住了这一文化盛事的机会,捷足先登,与其合作,占据了汽车文化传播的高地。无论从怎样的角度看,《战马》来到中国绝不是简单的戏剧演出,而是世界主流文化引入中国的开始。这就难怪演职人员深感压力空前,这不仅是事关演艺能力的检验,也是驾驭世界主流戏剧的挑战。权威人士承认,在戏剧艺术上,中国与欧美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战马》来到中国引起的轰动也就一点都不奇怪,这即是一种对标,也是文化的比较。
就故事本身而言,“《战马》是一部老少咸宜的佳作,无论对于孩子、中年人还是花甲老人,他们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因为,这是个能触动每个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回家的乡愁;反思友谊和感恩对于人,以及拥有信念和品格等重要意义。当然,这些都不是什么新鲜的意识和价值观,但经《战马》精湛的演绎,人人都能入戏,回味无穷,这就是此剧的魅力,就像百看不厌的莎剧和红楼梦,成为人类精神的瑰宝。也正因为此,凯迪拉克借助《战马》国宝级戏剧重现品牌精神,显得大气而贴切,使得作为美国国宝级的豪车有了相得益彰的呼应。这是巧妙而又智慧的表达,为受众提供了难得的视觉盛宴。
凯迪拉克历来就被认为是美国的“国宝”,而且是美国精神的象征,至今都是美国总统不二选择的座驾。从人文历史和设计风格,再到制造工艺和技术性能,可以说是解读美国的一本教科书,也是当今世界认识美国的一把钥匙。相比较,它与其它豪车所不同的是,拥有丰富的历史沉淀和人文故事,就像《战马》所宣扬的家国情怀一样,让每个美国人从小就有怀揣一辆凯迪拉克的梦想。从某种意义上讲,凯迪拉克同乔伊战马一样,都属于被拟人化之物,融入并异化为人类共同的情感,正如徐悲鸿通过画马所感悟的那样:“马也和人一样,愿为知己者用,不愿为昏庸制。”所以,徐氏的马也就成了一种人格的象征,民族的形象,令人感怀不已。
通过《战马》,凯迪拉克站在了品牌文化的制高点,我以为这不是简单的支持和赞助的商业行为,而是品牌传播文化意识的自觉,也是对产品礼赞不可或缺的表达方式。它至少给我们传递了以下三个层面的印象——
首先,凯迪拉克的品牌精神与《战马》精神的暗合找到了“感性输出”的平台,这种表达的自然,符合艺术规律,既不突兀,也不牵强,有着高度文化契合的厚度,又有密切的关联和想象的空间。
其次,在调性上两者的品位没有冲突,呈现出互为提升的“认同感”,即《战马》舞台艺术的机械审美与凯迪拉克设计的现代感都能融入人机对话互为一体的意境,生成“戏剧艺术”与“汽车艺术”都离不开用技术来完成的事实是相同的。
再是,凯迪拉克与《战马》站在一起,从审美效果上看,要远胜于任何广告和推广,把受众的接受度带入了情感和艺术的共鸣,而不是说教和灌输,展示了文化的优雅和格调。
实际反响表明,通过《战马》的赞助,凯迪拉克拉近了品牌与公众的亲近和文化的融合,在为品牌增值的同时,也是对车主的回报和品位的提升。
毋庸置疑,豪车竞争是文化的竞争。而文化竞争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对文化制高点的占领,转化为品牌的文化力。《战马》的引入,成为今年最引人注目的对外文化交流的事件,将会载入史册,而凯迪拉克也能跻身其中,必将对品牌的拉动和影响带来积极的意义,这无疑也是今年豪车传播中值得关注的成功案例之一。
2015年11月15日
写于上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