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黑电台』的技术手段很低,通过劫持正常电台的频率,播放非法广告而获得利益,这是国家命令禁止的,也是一直在严厉打击的。抛开违反法律来说,从媒介的角度来看,为何『黑电台』屡禁不绝呢?
毋庸置疑,因为利益。这几年很多人唱衰传统媒体,电台恰好就是非常传统的媒介。在新媒体出现以前,人们只能通过报纸、电台、电视获取信息。而在新媒体蓬勃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电视、电台、报纸广告无用了,事实真的如我们想象的那一般吗?我觉得要画一个问号。
从常识来看,如果电台广告真的没用了,那『黑电台』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更没必要去铤而走险的存在。可是,『黑电台』一直存在着,哪怕受到严厉的打击,却依然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以,其存在肯定是有其价值和利益,否则没有人会傻到去冒险。
从传播角度来说,电台的媒介价值如何呢?我认为还是有其独特的价值。君不见,那些靠『黑电台』卖壮阳药的赚得盆满钵满,说明有很多消费者愿意买单,愿意相信这些广告的内容,最大的前提是依然在收听广播。所以,广播的受众依然还存在,那受众人群自然就有价值。
很多人或许会说,现在收听广播的,除了开车的貌似没人听了。我想,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想当然。『黑电台』的受众恰恰不是开车族,因为开车收听广播是流动的,而『黑电台』的覆盖是固定的,范围相对来说非常的狭窄,可能一脚油门就从覆盖范围出来了。
除了我们城市的开车族,依然很多人在听广播,这些人大多不是有车族,也大多不生活在城市中心,至少不是生活在经济发达地区。那么,这些人在哪里呢?在郊区、在农村、在二三线城市,他们可能不能经常看到电视,也可能不大用智能手机,这部分人是谁呢?——农民工。很多农民工租住在城市的角落里,或者建筑工地上,接触电视机会不多,智能手机又有使用门槛,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就很窄,除了广播就是报纸。
而且,这部分人,因为高强度的劳动,性方面确实会受到影响。所以,不论大江南北的『黑电台』都是清一色的卖的壮阳药。那么,为什么他们会深信不疑呢?他们眼里的专家就是可以信赖的,而又没有渠道去辨别广告的内容,去辨别专家的真伪,首先这又是一个难以启齿的话题。所以,当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中心的人,认为广播已经濒临死亡的时候,却有那么多人靠『黑电台』谋取暴利。
我想说什么呢?很多时候我们想当然的认为不行了、淘汰了的产物,却依然很坚挺的存在着。我们每个人的眼睛看到的范围,就是我们所认知的世界,却还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范围,甚至在范围内掩盖着的真相。不管是做产品还是做品牌,确实不该武断的认为,这个不行了,那个不好了,多去了解一些视线范围外的世界,少一点想当然的认为,或许又能发现很多机会。
当然,我很鲜明的态度反对各种『黑电台』的存在。在这里说出来,只是这个事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而已。
=======================
挨踢客(个人微信号: aitike)河豚面膜创始人,迂墨服饰投资人,WeMedia联盟成员,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员,上海市湖南商会理事,移动电商实践者,女性消费研究者,曾经营销和公关从业者,现在以苦作乐的创业者,永远十八岁的处男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