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产业市场观察:浅谈中国联通移动业务资费体系的三点变化

(2012-12-27 16:01:26)
标签:

联通

通信

移动

业务

杂谈

独家供稿:移动Labs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联通”)于2009年1月6日在原中国网通和原中国联通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是中国唯一一家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同时上市的电信运营企业,连续多年入选“世界500强企业”。中国联通主要经营GSM和WCDMA制式移动网络业务,固网宽带业务,宽带移动互联网业务。截至11月底,中国联通3G用户总数达到7332.4万户,2G用户总数1.62892亿户。笔者对中国联通移动业务资费体系进行跟踪研究,发现其资费体系有以下三点变化:

变化1:省份自定的3G套餐种类逐步增多, “全国统一资费”的战略定位遇到挑战

    中国联通3G实行全国统一的资费体系,但是随着3G用户的规模发展,各地用户的需求差异、地域差异导致省份为细分市场制定3G套餐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各省纷纷制定适合本省/地市的资费套餐,“全国统一资费”的战略定位遇到挑战。例如,北京联通的3G快卡预付费套餐,套餐月费只需26元,套餐内容与46B套餐相比增加了20MB流量,但门槛却降低了20元。广东联通对66B套餐进行全面升级,在全国统一的66B套餐基础上赠送6GB/年的本地流量。

变化2:3G资费套餐门槛逐步降低,在高端用户市场发展饱和的情况下转战中低端市场

    中国联通3G正式商用时的手机资费套餐全部为后付费,最低档套餐为66元, iPhone套餐最低档套餐为96元。随着3G用户规模发展,高端用户市场发展放缓,中国联通先后将后付费套餐门槛降低至46元,推出预付费36元套餐、沃派套餐36元,并于2012年5月17日在官方网站上发布预付费20元卡,3G资费的套餐门槛逐步降低,定位于中低端市场的低门槛预付费套餐成为拉动3G手机新增用户的重要工具。不仅手机资费套餐的门槛在降低,无线上网卡资费套餐也出现类似的情况,中国联通正式商用时无线上网卡的最低档套餐为80元,且采取自动升级的资费模式,之后推出了50元包600MB的资费套餐。

变化3:本地流量成为资费设计的利器

    首先,从全国统一的流量资费来看,与语音长市漫一体的资费特点类似,中国联通的3G手机流量套餐包含的流量不区分本地、漫游,且无可选包,这种资费体系导致部分3G用户尤其是高流量的用户需求不能完全满足。中国联通于2012年10月18日在全国范围内对在网六个月的老用户推出3G国内流量可选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矛盾;而对2G用户则推出本地流量可选包,鼓励稳定、高质量的2G用户迁移至3G网络,提升用户满意度,降低离网。从流量可选包的推出也可以看出,联通3G资费体系逐步由“固定模块”向“固定模块+可选包”的转变。

    其次,从省份自定的资费套餐来看。不仅在上网卡套餐中区分本地流量、国内流量,在手机套餐中逐步增加本地流量的元素,而且多为大额流量。如北京联通于2011年推出“京喜卡”(80元含3G本地流量),并于12年9月1日推出“3G极速卡”(50元含600MB国内流量,2G本地流量);广东联通将66B套餐进行升级,赠送6GB/年本地流量。

    本地流量是一把双刃剑,在资费套餐中增加本地流量,一方面能一定程度上规避省间结算成本、上网卡串货风险,在网络相对空闲的情况下吸引用户入网,刺激用户使用流量,从而达到流量价值提升的目的。另一方面,资费套餐中增加大额本地流量,其本地流量单价远低于国内流量单价,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运营商后续资费策略的制度,随着市场竞争,本地流量在资费套餐中的角色将由“包含”逐渐变为“免费赠送”,不利于流量的保值经营。

    目前,中国联通3G手机用户月户均流量为150MB(是2G用户的30倍),在三家运营商中居首位。据悉,中国联通正在紧锣密鼓布置“2G/3G一体化经营”,可以预见流量经营将是其经营工作的重中之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