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于长斌:移动支付产业商业模式初探

(2012-12-14 17:27:37)
标签:

移动

支付

手机支付

杂谈

独家供稿:移动Labs

    移动支付行业最近两年发展得如火如荼,与支付沾边或不沾边的企业都想进入该领域分一杯羹。

  然而,大家并不想想移动支付最大的瓶颈和挑战是什么呢?我认为,一、是应用,二、是应用,三、还是应用,而并不是越炒越热的安全问题。我们知道,支付是一个寄生性的服务,没有应用上的驱动,就没有量上的增长。当然,移动支付产品没有安全性上的考虑也是万万不行的。

   目前行业内趋向于将移动支付分为远程支付与近场(近程)支付两类,我们先把这两个概念搞清楚。远程支付是指用户通过向远端发送支付或转账指令或借助支付 工具(如通过邮寄、汇款)进行的支付方式,方式包括网银、电话银行、移动手机支付、ATM转账等;近场支付则主要指通过移动端,利用近距离通信技术实现信 息交互,如近两年兴起的NFC、SWP等支付手段。

  在近场支付领域,移动运营商较有成功的案例是手机用户使用手机钱包。主要是 借助于平台,然后围绕这个平台去满足用户的细节需求。然而现实出现的情况却是大家都在做平台、都想成为产业链中的主导,没有人愿意围着别人的平台转。结果 就只能是大家各自为政,上演一出出独角戏。

  作为关注互联网行业的创业者,可能更多地看到的是这个领域里的创业公司。比如大家越来越多提及到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在线支付先行者。但事实上国内三大运营商、银行,甚至银联都在布局移动支付。

    运营商方面,中国移动已计划实施NFC-SWP方案;联通可能更看好远程支付方案;而电信则考虑将已有用户转化为移动支付用户。同时在银行业,银联早已 推出类似Square的手机刷卡器方案;招行的移动支付应用一直很受欢迎;华夏银行则希望让手机和卡承载消费与身份认证功能,完成各种生活场景的支付应 用。

  现在的问题是,大家都想把移动支付做好,不过由于考虑问题的角度以及手中的资源都不同,所以做出的判断与决定也会有很大差异,如此反而加大了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

  沟通与协作似乎成为共赢的唯一出路。然而协作必然需要主导方,如果由某家企业主导,其它厂商就需要在自身利益方面做出让步;如果让政府出面,却又面临多个政府主管部门本身也需要协调的局面。

  实事求是地讲,上述问题对近场支付的影响可能更大,因此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公司更愿意采用远程支付方案。同时,这个新兴行业的发展也并不会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而停滞。

   最后要提及的是,在中国有全球最赚钱的银行,也有最赚钱的移动运营商,因此不可能被排除在移动支付潮流之外。因此建议走合作开放的商业模式,在未来3到 5年,构建移动支付生态系统将成为产业发展目标。反之,如果相关企业继续各玩各的,虽然可能会对产业发展速度、规范有序性等方面产生影响,由此不难预见, 最终结果必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本博文发表在移动Labs的文链是:http://labs.chinamobile.com/mblog/631399/190543


【相关博文】
【精彩推荐】
联通版和电信版的iPhone 5合约套餐,哪个更划算?
运营商做自我品牌的手机有哪些优势和劣势?会对原有行业造成冲击么?
微信加入视频通话功能是否会给运营商带来冲击么?运营商有哪些应对的手段?
为什么很多人都看好NFC技术?和蓝牙有什么区别?
现在说“短信已死”还太早
非洲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超乎想像
很实用的安卓基础知识
一周热门:盘点2012十大科技产品
行货苹果iPhone 5上手体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