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甫山:论工作关系之二:主动与被动
(2012-05-29 14:18:37)
标签:
杂谈 |
独家供稿:移动Labs
理顺了工作中的关系,就理清了工作思路,就能找到工作的方法。本文论主动与被动的关系。
管理者都喜欢主动性强的员工,无论这个员工是什么样的岗位、干什么样的工作。管理者可以要求员工的主动性么?主动性应该鼓励吗?不尽然。
一个人主动干了本职工作外的工作,我们应该鼓励嘛?我的回答是否。
一个人主动干了本职工作外的工作,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这“本职”的描述不到位,应该把这本职外的工作包括进去。如果这份外的工作是这个岗位有能力干好,也有条件干好的,那为什么不包含进去呢?有一个靠主动性成功的励志故事:北京一家五星级酒店的一个门童,没有把自己当着普通的门童,而是有心的记住了酒店大客户的姓名和车牌,客人的车一停,他就能迎上去开车门,打招呼。然后这名门童最后成为了这家酒店的总经理云云。我的问题是,既然一个门童记住车牌及客人姓名能提升客户感知,那为什么不把记住车牌及客人姓名包含在门童的职责范围内呢?如果将记住车牌及客人姓名包含在门童的职责范围内了,我们就不会将提升客户感知寄希望于门童的主动性上了。
一个人主动了干了本职工作外的工作,另外一种可能是彻底干了不相干的工作。那就要问了,本该干这工作的人呢?是没有?还是这人有失职。若没有这样的岗位,而这工作又是必须干的,那就应该配备。若是因为失职,这失职的人就应该受到相应的处罚,预防失职比强调主动性重要得多。
一个人主动干了本职工作外的工作,还应该问一下,他的本职工作做好了么?如果售后服务部门的同事没及时帮客户解决售后问题,而是主动去策划广告了;如果物流部门的同事没按时将产品送到客户手中,而是主动去计算财务报表了……这岂不是乱套了。
主动干本职工作外的工作,很不职业。那主动干本职工作,总应该鼓励吧?也不尽然。
如果我们主动干的本职工作,与公司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劲没和别的同事、别的部门往同一个方向使,那这主动也有问题。比如公司战略是把农村市场作为目标市场,而负责渠道工作的你主动拓展城市渠道;尽管在你看来,城市渠道的拓展有其道理。但城市渠道不能与公司的整体战略吻合,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同时由于你开拓城市渠道而忽略了农村渠道,这影响了公司将农村市场作为目标市场的总体战略,导致总体战略无法实施,后果极其严重。
一个公司战略应该自上而下得到分解落实、落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都应该有对应公司战略应该做的事。任何部门、员工都应该服从公司的整体战略。从这一点上来讲,每一个员工还是被动点好,都应该被动服从公司的整体战略,被动完成公司战略赋予你的使命。如果每一个人都主动有一个不同的方向,或者都主动去做那些本职工作外的事,那这个组织将是一盘散沙。
主动性又该怎么体现呢?所谓主动应该是立足本职工作,在公司整体战略指引下,根据上级下达的目标、指令,就具体的措施主动想办法。抛开不该操心的公司战略,针对具体的措施、方法,主动性同样大有可为。
论工作关系之三预告:面子与里子,敬请关注!
本文作者发表在移动Labs的原文链接是:http://labs.chinamobile.com/mblog/700632/174275
【相关博文】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