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辉:小米手机现象观察(下)搅局者还是终结者?

(2011-09-01 15:14:35)
标签:

杂谈

独家供稿:移动Labs

  小米手机的推出,自然会引发手机终端的激烈竞争,这种互联网企业开始涉足传统手机制造业的趋势也将进一步加剧,小米手机引发的震荡必将继续。

  首先,小米手机的推出模式以及线上购买的方式给其他手机终端制造商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当前在智能手机大行其道的潮流下,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国产手机扛起了中国国产手机反击的大旗。但是国产手机的创新性不足,功能单一的情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而小米手机这个时候登上历史舞台,带给国产手机更多的震撼,原来国产手机的设计和推广也可以这么有特色。出色的手机发布会吸引了更多人眼球,各种创新性的卖点,人性化的发布,“发烧友”的设置,让手机不仅仅是一种通信和娱乐的工具。线上购买的方式能够更多的节省各类经销商配送和维护的成本,同时销售方式更加的灵活和自由,能够让广大的用户能够足不出户就能挑选和选购小米手机,这种模式究竟能够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小米手机的销量又会怎么样,相信更多的手机厂商已经在虎视眈眈。相信小米手机会带来更多的手机终端制造商的思考和效仿,手机使用,制造,销售等将进入一个多元化时代。

  再者,小米手机的推出,以低廉的价格和超高的性能,将进一步压榨传统手机的利润空间,带来智能手机的价格调整。相信小米手机震撼的1999的价格能够PK掉更多的手机,让更多处于观望期的用户静心等待这款手机的上市。业内普遍把小米手机比作中国的“苹果”,同样是性能强劲,卖点十足,面向发烧友,但是笔者认为,小米手机在软件以及应用上跟苹果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当前小米手机带来的更多的是同性能的智能手机的下调价格窗口。针对于小米手机的推出,HTC,三星等手机厂商肯定要针对于小米手机的推广情况进行迎战,手机终端大战即刻打响。当然,更加深层的结果是廉价智能手机终端增多,带动更多的手机智能终端的投诉使用,在此基础上,面对更多的用户和受众,内容和应用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这点出发,小米手机带来的是业界的变革。

  最后,小米手机带来中国企业的创新的思考。在中国国产手机的发展道路上,一直没有享受过创新的成果。无论是02-04年的那段国产品牌手机的“黄金期”还是08年左右山寨机横行的“乱世”,中国手机似乎跟创新很难沾过边。中国最大的创造力就是充分的模仿以及进行千篇一律的复制。缺乏创新,在短时间内能够带来手机业务的增长,但是从长久来看,不是一个持久性的策略。如今,小米手机带给我们的,不是那些强悍的硬件,而是在细节上的创新。MIUI操作系统的投入使用,以及看似没有设计的手机外形是最好的设计,还有能够自主进行升级的软件应用等,这些都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另外,小米手机的MIUI的操作系统也是它未来进行创新型盈利的杀手锏,跟互联网传统的泡沫经济不一样,手机应用的广泛的使用就是无可替代的资源,从中间衍生出的盈利点是无可限量的,比如我们期待小米自己的浏览器,小米的手机杀毒软件等,在未来,也许这个不是个梦想。在小米手机还没有推出就引发这么大关注的情况下,小米已经成功了。希望这些能够带给中国企业个更多的关于创新的思考,“小米,为发烧友而生”,也为中国企业的创新理念而生。

  作为一个新兴的互联网公司,一个200多人的团队,决定去生产属于自己的一款手机,不能不说是个充满勇气的决定。或者小米手机承载着更多的梦想,是打破国外手机日益壮大的“神话”,还是带动更多的国产手机杀出重围?

王辉发表在移动Labs的原文链接:http://labs.chinamobile.com/mblog/73725/152312

相关博文:
2011移动Labs嘉年华暨“百名名博&顾问”签约活动
IT企业管理中国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
物联网,下一站的路标

特别推荐:
AT&T亚特兰大4G LTE网络 搭建进行中(组图)
意大利33亿美元LTE无线电频谱拍卖
中移动:明年首季进行TD-LTE第二阶段测试
云视频会议将再掀视频通信“圈地”热潮
IBM推企业级app 企业实现统一通信更具优势

更多精彩推荐:
亚洲电信:4G时代限制数据使用无意义
8月份中国域名增量近4万 环比7月减少近20%
网易企业邮箱登录出现故障,无法正常登录
360被曝浏览器偷跑 悄无声息占带宽

更多精彩讨论:
经典案例: 如何在1年内毁掉惠普
联通和电信无线上网优势利弊浅淡
乔布斯对中国市场很不爽
照着做,你能成为“乔布斯二世”
三星、LG放弃Android?靠谱不靠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