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三网融合高峰论坛上发言的摘要:
推动产业合作,钱的问题真的不是很重要的问题,真的需要勤奋,需要互相信任,需要对这个产业有足够的热情,愿意把自己的一生给搭进去,这个路相当的漫长,我觉得韦乐平主任说的那个路漫漫其修远兮,真的这个路很漫长,当然这个不是一个黑道,这是一条光明之路。
产业合作过程中对事情有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体验,我觉得都可以理解。但是我觉得尽管有各种各样的产业合作心态,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产业合作真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最重要的是有情谊在里边,就像喝酒一样,我要非常恭敬的给你敬一杯酒,我敬这杯酒的时候,你也要非常恭敬的饮酒,我觉得这样才能够推进这个产业的发展。
三网融合带来的最大的价值,就是促进我们老百姓,包括我们这些做技术的,人文情怀的一种表达,一种提升,一种和谐。
觉得CMMB发展到今天有两千万的用户,或者是有两千万的终端在市场上面,它是对CMMB来讲是一个什么概念,我个人认为,CMMB还是一个成长中的小孩儿,它也就是四五岁的样子,如果我们在他四五岁的时候,就给他18岁的任务,太困难,也太着急,我们要非常,从我个人来讲,或者是从中国移动的角度,从内心觉得,CMMB这样一个东西,它是健康的,它是一个健康的技术,它是一个有希望的技术,它需要时间,它需要资源,它需要用我们的情怀去培育它,让它去感受我们的生活。所以,对中国移动来讲,就是服务中国移动的用户;作为国家来讲,就是服务老百姓,这是我的一个感受。
现在来讲已经有比较好的产业化的基础,其实在我的概念里面,要探索TD+CMMB应用的模式,或者是更高一点的概念,探索三网融合的,在TD+CMMB终端上落实的模式,这个是一个非常开放的话题。那么说CMMB有什么特点,我个人理解就是说CMMB是一种宽带技术,是单项的宽带技术,它能干的事情,它最善于干的事情就是说多拉快跑,永不迟到。因为它是一种广播技术,广播网络的技术是以同步技术为基础的。对于3G,特别是4G,是一种异步技术,带来的问题就是刚刚领导也讲了,很多时间抖动相关的问题。时间抖动,就是迟到,我想要它到的时候它不到,或者是要么早,要么迟。但是广播技术是同步技术,他们永不迟到,让他什么时候到,他就是什么时候到,这个是它的特点。那么有效围绕它的特点去探索TD+CMMB的应用模式,我觉得有很多方向。
CMMB里一个很重要的一个东西,去做紧急广播,紧急广播就是在紧急情况下发布最权威的信息一种通道,把CMMB广播的能力和手机终端结合起来,就是说当国家有紧急环境下国家发布紧急信息,要通过手机终端和短信专发给亲朋好友,这就是最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业务,这就是三网融合的业务,这个和中国移动的价值观是一致的,这个我写过博客在网上公开了。
TD+CMMB终端,我觉得是最具信任感知的一个融合终端。现在就是说从产品层面来讲,有很多改进的地方,但是实际上他蕴含着一个很大的能力,就是说我们的SIM卡是一个什么概念,SIM卡从一般的理解上,是一种接入移动网的能力,但是实际上对用户来讲,基于SIM卡可以得到电信级的服务。大家试想一下,你通过SIM得到的服务的品质,和通过WIFI的品质是不是一样?不一样,电信的服务就是信任的服务,它的服务相当的水准,第二个就是手机里面有通讯录,手机里面的通讯录,意味着你的社群关系,你的手机里面的通信录,代表了你的社交关系,其实它实现了机器和人之间的关系的绑定,刚刚我所提到的当我的CMMB手机收到紧急广播的时候,利用我的通讯录和最近的通讯技术把广告转发给所有的亲朋好友,这就是社交的方式。第三个方面是CMMB的播出,我觉得是很重要的,作为广播技术,从国家来讲,它的信息安全,国家安全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是红线,所以我觉得使用TD+CMMB手机的话,就是说你通过这个手机得到的服务,得到的信息,得到的社交关系,是最具有信任感的一种关系。
TD+CMMB作为一个消费终端,或者是面向一个普通大众的一个消费业务的话,它一定有用户的体验,现在关于用户体验的讨论有很多,但是总体来讲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传统的电信业务的体验方向,另外一个是互联网应用体验的方向,所谓电信业务的体现方向,就是说电话,短信这样的体验的方向,另外一个互联网的体验方向,大家感触最直接的是苹果产品的体验,我觉得这是两个体验的方向,这里没有谁对谁错,关键是怎么样一个方式才是比较适合。
在TD+CMMB里面,应用模式里面还是有一个一般性的问题,根本的问题,就是继承和创新的问题,CMMB提供的电视,传统的概念,所以中国移动这个业务,就叫手机电视业务。电视是来自继承,就是说原来采用模拟的技术来传电视,现在改成数字的技术来传电视,这个是它传统的部分;其实电视技术数字化改造以后,它提供了一种创新的部分,或者是能够带来创新能力的部分,就是数据广播,包括我刚刚提到的紧急广播,其实这是数字化电视技术中最有创新领域的一部分。
怎么样根据市场环境,根据运营的能力,根据这个产业的节奏,把握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这个也是中国移动在探讨这样一个应用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比如说,将来CMMB的手机一定要能看电视呢,我看这个事情不一定,可能我只是利用CMMB的能力做数据的下发,不需要看电视。
最后一个就是说要想推进产业合作,特别是推动这个应用层面的合作,研究这个产业合作,合作共赢的能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但是说到应用的话,感觉有很多人的理解,好像写应用简直就是谁都能干,是不是写应用和写博客是一回事。我看这个差别很大,能够写好的应用的公司,非常少。能够在TD和CMMB的网络运用里面,能够深入探讨怎么做应用的话,可能有热情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够往下走的人可能是很少。
其实要想真正产业合作长久,要想合作持续发展,一定要把开发应用的能力,源于网络本身的能力,移动网络的能力,或者是分组网络的能力,它的核心的能力是交换的能力,广播网的能力,是广播的能力。
在产业合作竞争中我有一个感触,就是电信的人会比较强调电信的能力,交换的能力,但是对广播的能力,感受不够,这个是需要时间;做广电的人,对电信的理解,也很肤浅,或者是也是要提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真正来讲,就是说要实现产业的合作,一定要深刻理解你的网络,最擅长的部分是什么,您给我,给客户带来最大的价值点是什么,包括广播网,包括广播能力也好,交换能力也好,都要去体会,以后才能够开发出吸引用户的应用。这一点我不得不佩服微软,我不经常和广电有线界的朋友打交道,但是电信行业的很多人很看好谷歌,看好安卓,但是另外一个暗示就意味这微软日落西山,其实我有个人自己的观点,在做软件,在做服务,在做应用软件方面,微软在未来的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内,都是我的前辈,也可能还是很多人的前辈。
候清富发表在移动Labs的原文链接:http://labs.chinamobile.com/mblog/387_82664
相关博文:
TD+CMMB与农村移动通信
TD+CMMB手机终端的市场化融合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