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亚良:图文并茂解读苹果天线门事件

(2010-07-21 11:02:37)
标签:

杂谈

  独家供稿:移动Labs

  苹果公司的新产品iPhone 4最近风靡全球,但上市不久,“天线门”给苹果和iPhone 4一个沉重的打击,下文从技术角度对“天线门”事件原因做简单分析。

  信号格数与信号强度的关系

  手机格数与手机接收基站的信号强度有关,目前行业中并没有明确的标准,格数与信号强度关联均为厂商而定,iPhone 4信号强度与格数如下图:

  诺基亚手机和iPhone 4信号强度与格数对比如下:

        周亚良:图文并茂解读苹果天线门事件

  注:上表数据均为5格信号显示方式,如N97等7格信号原则与上述不同。

  

http://labs.chinamobile.com/upload/my_blog/e6/c5/57/E697A0E6A087E9A298.png

 

  事件根源分析

  手机在空闲状态下,手机接收BCCH功率,手机上显示均为BCCH信道功率,在通话状态下显示TCH的功率。由上表可知,假设在同样的接收电平时,当诺基亚手机显示4各信号时,iPhone 4还是5格,当诺基亚脱网时,iPhone 4还会有2格信号,不管格数显示多少,GSM协议中对手机接收灵敏度dBm值的要求相同。

  当用手握住手机时,一般会有5至15dB的信号衰减(与握的部位、手的大小、手的厚度、天线位置有关)。按道理讲,同时握住诺基亚和iPhone 4时,诺基亚的信号格数下降严重,现在反而暴露出iPhone 4用手握住时,信号格数变少,充分说明iPhone 4问题并非简单软件问题所致,问题根源应该是手机天线、手机内部射频线、手机外壳等问题。

  再从联邦通信委员会 FCC(全称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说起,FCC 严格限制手持设备的发射功率,它使用特殊吸收率(SAR)一值来度量。早期的手机天线位于机身外部,后来越做越短,最终消失不见,集成到了机壳中。为 了满足 FCC 的测试要求,现代手机的天线几乎都设计在底部,远离头盖骨的位置。而手的位置在头部之下,人们持机时自然握住手机底部,而非顶部。

  但 FCC 的测试过程存在中,它要求受测手机贴近头部,但却不考虑手持对天线的影响(它假设人手是绝缘体),手机需经过和 FCC 相似的测试,才准许入网,同样不考虑手持影响。因此,天线设计的要义渐渐变得为了满足测试结果,而不大考虑信号收发的效率和人手影响了。

  国产“山寨”手机问题更多

  iPhone 4价格高,高端用户使用者较多,其实类似问题在山寨手机中早已体现,我们天天看国内电视台恶心的电视购物广告,山寨手机信号比其他手机信号格数多都成为他们宣传欺骗老百姓的亮点,其实真正的背后是修改信号格数的规则。山寨手机有更多的问题值得深思和改进。

 

周亚良发表在移动Labs官网上的文章:http://labs.chinamobile.com/mblog/392708_59848

周亚良随机博文推荐:

iPhone4信号,苹果象个被惯坏的孩子
NFC技术及产业链状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