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元3G手机,市场的呼唤!

(2009-09-28 18:25:44)
标签:

3g

千元手机

市场发展

企图

it

看到媒体上目前轰轰烈烈的千元3G手机的讨论,我禁不住立了这个旗帜鲜明的题目。我知道这个题目很多厂家持反对台对,一定会得罪不少的人,成为挨骂的对象,但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市场发展的规律就像滚滚长江东逝水,终究不会以部分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只能适应它,那些企图改变它的人只可能面临被历史的洪流所淘汰的命运。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我这里谈三个方面的问题,或许会对那些想要骂我这个观点的人有帮助:
第一,千元3G手机的客观必然性
    我想这个客观必然性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客户普及的需要
       手机已经进入了平民时代,这个判断可能已经没有人会反对了吧,看看工信部公布的手机客户数突破6个亿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看看1G时代曾经作为身份和地位象征的东东越来越普及化的现实大家就会明白。如果不是价格的降低,如果我们的价格还停留在当初的一部手机2、3万元的水平,我们可以想象有几个人买得起!当价格停留在那个水平的时候普通人怎么也想不到如今几乎人手一部的今天,看看对手机客户数的预测一次次被活生生的事实推翻的历史我们就会知道,手机价格的下降、手机客户的增长都是历史的必然,就像一枚钱币的两个面一样。这样的例子已经在多个相似领域上演,在这些相似领域,看到价格下降和客户增长是一对必然的伴生事物这一市场规律的人都被历史造就成了所在时代的领袖:1000美元汽车造就了福特、PC进入家庭造就了微软的盖茨等等,看到那些对这个趋势还唧唧歪歪的厂家,可能手机行业的那些领导者们晚上睡觉都会笑醒的。
        以上说的宏观了点,我们说小点,看看中国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的数据吧:

 
2、企业规模经济和低成本竞争战略的需要
   以上从客户的角度谈了这个问题,另外从企业角度看虽然道理不同但也会得出殊途同归的结论:
   手机制造行业是一个规模经济规律特别明显的行业,要达到规模经济,市场规模、市场份额就要成为企业的一个重要追求目标,达成这个目标的不二法门就是低成本和低价格。你问问市场上的手机厂家,虽然标榜的战略各有不同,但谁敢说他不追求成本和价格的降低?


3、产业链竞争能力提升的需要
   我们再从产业链的角度谈谈。我早在03年就在一个特约专访里谈到过,因为手机终端与运营商提供的通讯服务是一对互补产品,是一个整体产品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所以运营商对手机生产等产业链上下游的渗透将越来越深入,具体形式包括定制补贴、合作促销、控股、收购、组建独立的销售公司、涉足产业链关键环节(如操作系统)等,而今这些形式都变成了现实,因为这样才能整体上提升一个产业链的竞争力,大家的日子才都好过。前面中电信的王晓初刚喊了要采购1000元的CDMA手机,紧接着中移动的王建宙就马上喊要生产1000元的TD手机,为什么中联通的常小兵不喊?何也?产业链竞争规律使然(中联通的WCDMA产业链上的1000元手机已经很多了)!可以说这里头折射出了一个企业家对一个企业、一个产业、对一个民族的社会责任,其意义有点类似当年福特顶着社会的偏见喊出要生产1000美金的汽车一样!如果不是黑屋子中的这一声呐喊,可能整个产业链就要在“慢火煮青蛙”中死去!


第二,其它行业的反面案例
    我们以上从正面谈了这一措施的客观必然性,作为反面的例子我们看看那些看不到这一必然性而固守高端的企业的下场:当年的劳斯莱斯已经被宝马小兄弟收购了、当年的宾利被大众收购了、别克最困难时候首先考虑出售的是他的价格200万元的悍马(但而今还没有卖出去)!
 
第三,反对者怎么办
    好了,正反两方面的案例都看到了,那些反对我这一观点的企业领导者怎么办?给两点建议:
    1、顺应市场规律,把这样的号召当作自己企业的一个生死考验,带领全体同仁冲过去!
2、走“集中一点”战略,瞄准高价格这个细分市场,但即使是面向高价格市场也要有明显的“低成本优势”,否则,达不到规模经济点就免不了被市场淘汰。这是一个风险较大的选择,前面几个案例就是前车之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