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夺型投资》读书笔记
(2013-11-14 22:17:58)
标签:
财经 |
分类: 读书笔记 |
Dhandho(发音“当斗”)直译为创造财富的奋斗,书中解释为“高收益低风险的投资”
平均收益/最佳收益=每次投注金额的最佳比例
案例一:帕特尔人开设汽车旅馆
帕特尔人是被乌干达驱逐的印度裔人,越战尾声时来到美国,大部分进入了汽车旅馆业。当时汽车旅馆业受到油价高涨和美国经济萧条的影响,处于萧条状态。
1973年,帕特尔先生全部家当只有几千美元。他先找到一份杂货包装工作。后来注意到一家有20个房间的小旅馆正在以非常便宜的价格出让。假如收购,可以从银行贷到8~9成资金。收购后全家可以住进去,免去房租。最后筹到5000美元现金,买下来,全家齐上阵,完成4个人每天8小时的工作。
传统的帕特尔人是素食者,因此生活成本低廉。每年生活费不超过5000美元。
当时最低工资每小时1.6美元,即使两夫妇打工,每年最多收入6000美元。而对比5万美元买下旅馆,即使房价为每天12~13美元,入住率50%~60%,年收入能达到5万美元。
(先了解一组国内数据(从去年研究的一个课题中摘下来的),2011年经济型酒店的数量占整个市场份额的9%左右,平均入住的价格是300元以下,大部分的价位在180元,出租率90%以上。而国内三星级酒店平均房价230元、平均出租率61.65%,四星级平均房价359.81元、平均出租率63.65%,五星级平均房价699.23元、平均出租率63.85%(迈点网数据)。)
同时,当时国债收益率5%,收购的抵押贷款利率10~12%,每年利息大约5000美元,还本5000美元。再加上日常供应水电等费用5000~10000,总支出在20000美元左右。税后利润卡伊达到15000美元。(税40%?!)
也就是说,投资5000美元,每年可以赚到20000美元(15000现金,5000还本),收益率400%。
但是,假如经营失败了,会如何?银行收走旅馆对银行毫无意义,因为没有人能比帕尔特先生提供更低廉的成本去经营了。银行最好的出路就是与他重新协商条款,协助他度过难关。比如延迟偿还期限,假如情况好转可以通过提高利率补偿损失。
最差的情况就是全赔掉。
案例二
马尼拉尔先生努力工作和存钱,将存款投入一个显而易见的投资中。2001年911事件导致旅游业衰退,汽车旅馆业低迷时,与朋友合股花费450万买入一家汽车旅馆。后来越做越大。房价从55上升到70,入住率从60%到65%,年收入从160万达到210万。
案例三
维珍航空。理查德。布兰森原来是一家唱片公司老板。偶然受到一份经营伦敦纽约间的航线商业计划,他通过自己调查(打已有廉价航线的电话,打不通),发现市场太大,服务不足。于是下手干了。
他首先通过租赁获得了飞机,然后草草上马。现在维珍集团每年收入70亿,每年现金流6、7亿,每个部门开创资金都很少。总结:一个行业资本开支巨大,受到严格管制,而你却可以基本毫无投入,那你就有机会赢。(即是说有巨大资本开支的既有公司具有负的护城河!)
案例四 米塔尔集团超低价收购亏损钢铁厂的例子再次印证上述结论。
案例五 作者25岁时一边工作,一边兼职自己开公司。最不济就是破产。
低风险高收益投资模式九个原则:
1.重点投资已有企业。(股票投资就是)
2.投资于变化迟缓行业的简单企业。(不易变化,未来稳定可预测。简单易理解)
3.投资于低迷行业的低迷企业。(逆向投资)
4.投资于具有持久竞争优势的企业。(护城河。持续的低成本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5.机会特别有利时应大量投资。(要是不抓住赚大钱的机会,你的成绩注定平庸)
6.注意套利。要是有无风险套利一定要抓住。
7.投资于高折价机会。
8.寻找低风险高不确定性商机。(强周期性行业?)
9.宁模仿,不创新。(回避风险)
待续……
机会来临下多大的注?
威廉。庞德斯通写的《财富公式》提到的由新泽西内尔实验室研究员约翰。拉里。凯利提出的凯利公式:
比如假设你投下1元钱,出现的结果及概率如下:
80%可能赚21元
10%可能赚7.5元
10%可能全赔掉
平均收益=0.8×21+0.1×7.5+0.1×(-1)=17.45
最佳收益=21
则投注金额=17.45÷21=83%,即如果你有1万块,应该投入8300元。
股票投资与赌博下注有一定的共同性。
20世纪69年代MIT的爱德华。索普教授用计算机进行了一系列计算,最后总结出二十一点的长盛玩法,并写了一本《击败庄家》。并在赌场所向披靡。最后他总结:若要赢得更多,必须满足:
没有台面限制;
最高收益大幅提高;
庄家讲礼貌,怎么输也不会找你麻烦。最后,他发现了这个地方——纽交所和期权市场。并建立了一套期权定价规则,类似于BS模型。但是没有公布。通过这个定价模型,索普建立了普林斯顿。纽波特对冲基金。20年里取得20%年收益率,且波动率极低。
短期意外事情对股市的影响一般会在一定时间内恢复:
包括法国沦陷、朝鲜战争、亚洲金融风暴在内的重大事件往往在短时间(一两个月)内造成恐慌性下跌,但是会在随后的几个月内恢复到正常状态。
巴菲特投资运通正是这样的案例。运通遭受诈骗,宣布6000万损失,而当时市值才1.5亿,而巴菲特认为其价值远高于此,因此他投入40%资金买入,最终三年后获得三四十倍收益。
反过来看,常投注,投小注的反例就是一般的共同基金。由于各种规定的限制,一般基金每种股票不能超过一定比例。这也是基金的收益很难超过大盘的一个原因。
凯利公式可以在网站www.cisiova.com/betsizing.asp,有现成的公式可用。
凯利公式计算出我们该投入多少。其他收入可以快一点,但也增加满盘皆输的可能。超过上限,在反复操作过程中会一无所获。而适当下调投资比例可以减少市值震荡的情况,但并不是最优。
假设有8个独立的投资机会,分别可以算出各自的最优投注比例,比如80%、70%,60%,55%,45%,35%,30%,25%,合计400%;则在无杠杆情况下可以按比例分配为20、17、15、14、11、9、8、6,合计100%;这样前五个机会占比77%。
巴菲特、乔尔格林布拉特、埃迪朗伯特都这么做。一来可以减少震荡,一来收益最优。
但在实际中,预测值与实际表现总是存在差异(而且这些概率的数字感觉很主观啊)。但是只要总体保证80%左右投入最优的5个机会中即可。
套利
无风险套利,不做白不做。
套利包括:
1.传统商品套利。比如甲地白菜5毛,乙地白菜一块。如果摩擦成本很小可以从甲地买来乙地卖。(很像传统的倒卖生意,但传统生意往往存在很高的摩擦成本,比如运输、存储与流动性等。)
2.关联股票套利。比如BRKA与BRKB,往往价格走势不完全相同,如果差异超过摩擦成本就存在套利机会。(ABH)
3.企业合并套利。(公布的收购价一旦实现,市价可能存在套利空间。但属于风险套利)你可以对其风险进行评估,并作出决策。
4.初创企业通过一些新主意、新技术获得套利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竞争者竞相模仿、甚至超越,最终磨平这个套利空间。
巴菲特投资的盖克保险,因为直销,省掉保险代理费用,而电话费用又不短下降。因此获得低成本优势。
蒙哥马利沃德商场曾经因无条件退货赢得优势,但其他人纷纷模仿,如今该企业濒临倒闭。
福特汽车曾经因流水线称雄一时,但后来流水线成为汽车制造标准做法,福特也失去这一优势。
但是在优势消失前,可以为股东带来一定的收益。
低风险,高不确定性
导致股票低迷的原因有:
高风险、低不确定性;
高风险、高不确定性;
低风险、高不确定性;
低风险、低不确定性。(一般人最喜欢。但往往对应低收益率。比如国债。)
但是最佳的投资实际上是第三种。赚了赚很多,赔了赔一点。
斯图尔斯公司是一家殡葬公司。90年代,这一行业部分公司在并购中负债累累,最终破产。市场认为斯图尔特也有这个可能。随着约5亿美元债务将于2002年到期,其股价从28元降到2美元,市场似乎认为马上就要倒闭了。
然而经过认真研究发现若干迹象表明起码短期内不会倒闭:
1.统计表明,殡葬业是所有行业中失败率最低的。原因包括:
消费者一般依照传统与习惯,而不是价格来选择;
很难引起投资者兴趣。不像电动汽车这么新潮;
行业变化缓慢;
人口持续增长;
可以预售;
2.2000年7月,斯图尔特公司年收入7亿,在9个国家拥有700个分公司,大部分在美国。有形账面价值4美元,其中包括土地等硬资产,很容易被低估;半年利润或现金流大约3800万,合每股0.36元。一年大概可以达到0.72美元。股价不急现金流的三杯。
3.已收购的几百家小公司仍然基本独立经营,只是后端、销售等精简和统一化了。这些公司经营良好,可以随时出售变现。
因此未来两年内,可能出现:
1.转让100~200个小公司就能偿还债务。股价将回到4元以上。概率25%
2.银行允许展期,并提高利率。股价将回到4元以上。概率35%
3.另外找到贷方,提高利率。股价将回到4元以上。概率20%
4.破产重组。从过去经验看,法院会命令其卖掉旗下公司偿还债务。这样多卖掉一些公司后还是可以还清,并避免破产的。
股价将回到2元以上,概率19%
5.股价归零。概率为1%
用凯利公式算出来应该投入97%买入,但是最终作者投入10%买入,几个月后果然通过出售墨西哥公司偿清聊债务。股价超过4美元。他退出了。
(刚经历了科网股泡沫,当时市场风声鹤唳。好像谁谁谁也捡过一次险些破产公司债券的漏。)
LEVEL3可转债
2001年中,传说巴菲特投资其3.5亿的低价债券。而当时市场认为该公司马上就要倒闭了。作者研究后发现一些有利的迹象:
1.公司管理层值得信赖。他们反复说明公司不会发生破产。
2.即使按市场最悲观的预测,公司三年内也可以在三年内支付债券利息。而由于债券的价格极低,可以三年回本;
因此,作者投入10%资金买入。一年后巴菲特购买的消息得到确认。回报率在120%左右。
前线公司
华尔街往往把不确定性与风险混为一谈。前线公司是一家油轮运输公司,股价低于清算价格。同时高管不断买入。
模仿优于创新
微软就是个山寨模范,曾经山寨了苹果、UNIX,收购了无数软件。(我想起QQ了)
作者的帕伯莱基金的就是模仿巴菲特基金。包括收费模式(兼顾公平与可持续)、不透露投资情况(保持独立思考)、一个人独立分析等;
为什么要这样?因为价值投资在本质上具有很强的逆向性。最佳投资往往存在于深受负面打击的行业和企业中。
有劲发麻也发现,1963~1990年低PB股票比高PB股票每年多上涨11%以上。
出售的艺术
买入之后股价下跌是个令人苦恼的事情。如何解决?作者建议:首先进入之前必须全面深入了解和计算,在买入前对其有把握,一旦买入,即使暂时亏损(非企业自身原因,而是因为行业周期、意外外部事件等),也要至少坚持2~3年,因为企业经营的自然波动很大,我们必须为企业留出时间。不管是否达到预期一定要退出,因为资金时间价值。另外,集中持股,才可能深入了解,避免落入陷阱。
个股投资与股指的关系
绝大多数投资者的表现低于指数。因此对于不打算认真计算筛选好股的人,购买指数基金是个好主意。
稍留意点可以考虑模仿一些成功投资者,比如第三大道、长叶和Fairholme这些基金。
模仿指数的构成。(?)
作者是大卫。斯文森的跟随者,他管理耶鲁基金。20年间年回报率16.1%;同期标普500指数12.3%;他的策略是投入最好的投资私募基金、风险资本、对冲基金和Chieftain这样集中投资的基金。他的著作是《非常规性胜利:一个基本的个人投资策略》,随后乔尔格林巴拉特的《赢得市场指南》。格林布拉特过去20年年均收益率40%,最初10年达到50%。
格林布拉特的《小书》中为个人投资者指出了一系列直接的建议。并建立了一个免费网站www.magicformulainvesting.com,(即神奇公式?)。他的观点,只要便宜时买进,就会比指数优越。思路是按照资本投资收益率降序排名,再按市盈率升序排名,再把俩个排名相加再按升序排名,投资者买入排名靠前的25~30只股票,并持有一年。并定期(2~3个月)更新。据称可以带来高达20%~30%的收益,而且不用思考。
格林布拉特自己采用神奇公式初选,然后仔细分析后决定买入5只股票。
在美国市场,小市值公司很可能严重偏离内在价值。(H?too)
乔尔格林布拉特还建立了www.valueinvestorsclub.com每年大约有250名优秀的价值投资者将自己的2~4个最好的观点贴在网上。每周选出最好观点的人奖励5000美元。通过这个方法他找到很多有潜质的资金管理者,让他们投资。我们可以关注这些股票。
在过去一年(52周)表现最差、股息率最高、市盈率最低的股票中寻找低估机会。可以从WSJ/巴伦周刊、www.oid.com(杰出投资者文摘)、www.valueinvestorinsight.com(价值投资者观察)等期刊中获得顶级价值投资者评论。
可以在纳斯达克网上得到优秀投资经理的购股情况,比如想知道东南资产管理基金(长叶合伙人基金)持有枫信金融公司(FFH)的情况,就输入FFH点击“信息报价”,弹出对话框,点击持有/会员,再点击“东南资产管理基金”就会显示持股情况。
www.gurufocus.com是一个免费网站,追踪价值投资者的买卖情况。
等等,这些都是你挖掘机会的来源。
前一篇:劳动力供求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