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追尾动车幸存女童遇救过程

(2011-07-26 20:12:43)
标签:

伊伊

杭州

车厢

钾离子

动车

杂谈

分类: 新闻摘要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杨丽

追尾动车幸存女童遇救过程

这张照片是小伊伊爸爸带她去杭州时在动车上拍的。

与这个小女孩素未谋面,她被抱出来的那一刹那,是我的同事、摄影记者朱丹阳站在事故现场侧面的一个山坡上拍到的, “17:20,担架抬了出来,有战士脱了衣服,盖在担架上。通过长焦镜头,我看到,是个孩子。我也赶了过去,孩子下了高架后,马上被抬上了救护车。这是个女孩,左腿和头部受伤,眼睛和手还会动。”

而当时的我,隔着事故现场一道铁丝网没能亲眼看到,听同事这么说,我和所有站在现场的人一样高兴地拍手。

后来我知道了那个小女孩叫项玮伊,2岁半。在之前的寻人启事里就提到过她,同时寻找的还有她的父母。父亲叫项余岸,母亲叫施李红,这一家三口都是在杭州—福州的D3115次动车组16号车厢。

这是一节被挤压最严重的车厢。

事故之后,这一家三口生死未卜,直到事故第二天上午,才确定伊伊的爸爸项余岸已经遇难了,而她的妈妈还是没有下落。

因此,小伊伊是他们亲人的希望;因此,小伊伊是我们所有人的希望——她是最后一个被救出的生命啊!

她被抱下来的时候,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

她只有微弱的呼吸,看到她的温州鹿城消防大队勤奋中队的姜建序说,“一只小手在微微动”,幅度几近于无。

那时,正站在被压扁的废墟上指挥的温州市特警支队支队长邵曳戎说,“那只微微动的小手触动了所有人的神经,我们大家一下又紧张又激动。”

小伊伊经过消防、特警、军区战士等的手,一个弱小的生命就这么在手中传递,最后被轻轻放到担架上,等在边上的是离事故点最近的118医院的救护人员,看着小女孩被送上救护车……

身体里有很多钾离子毒素

这些天,温州的各大医院都挤满了车祸中的伤员,而日常的门诊也要照常,有的医生已经连续几天几夜在病房值班,118医院的医生们也是如此。

但很快,小伊伊的情况不容乐观了。

给小伊伊做了一些紧急救护后,小伊伊的伤横陈在专家面前,是挤压综合征和车祸多发伤。

更要命的是影响到小伊伊的心脏了。

“小伊伊的左小腿部分坏死了,也影响到了心脏器官”。我去采访时,我问医生,当时救出来是好好的,怎么一下变恶劣了?

通过医生的讲解,我才明白了。

小伊伊一直被撞毁的废墟压着,呼吸困难,整个下肢都被一个很重的空调架子压着,20多个小时,血脉不通畅,“你想想,我们普通人,蹲下去几分钟,站起来腿脚会麻,就是血脉不通的原因”。

而血脉不通畅的小伊伊的小腿,就像是一堆“死肉”,久而久之,加上天气热,最高的时候有五六十摄氏度,这样就产生了毒素,这些毒素就在小伊伊的身体里,像其中有一种叫钾离子元素,钾离子是人体微量元素,是一种电解质,但因为血脉不通畅,而心脏长期缺血,钾离子聚集多了,就会引起心脏坏死,要知道,注射死刑就是注射一种高浓度的钾离子液体。

但因为被重物压着,那些毒素没有到处流窜。一旦搬走了重物,血脉一下通畅了,那些毒素也跑到全身其他地方去了。

其实,118医院是所部队医院,也有很多专家的,但这样一个微弱的生命,谁都想着让她活得好些,少受些苦,快点好起来。

http://res.news.ifeng.com/f20df4313ba9783e/2011/0726/rdn_4e2df77ad4c9e.jpg

伊伊的左腿被重物压住,边上一根铁杆子样的东西挡住了其他物品,为她敞开了一点求生的空间。制图高薇

http://res.news.ifeng.com/f5809ddc1372acd7/2011/0726/ori_4e2de475839d1.jpeg

参与救伊伊的消防战士,左起项阳、陈辉、姜建序、范波涛。 记者朱丹阳摄


救出小伊伊前 陆续抬出了7具遗体

    事故第二天(24日)下午4点左右,在吊机把撞毁的D3115次列车16号车厢吊起来之前,我们再一次搜救。这是我第三次到16号车厢了。

    车厢已经被压扁了,像纸一样。我们知道,两车追尾,后面的动车撞击到前一辆动车,掉下去的三节车厢都是压过了16号车厢然后掉下桥去的,而那节悬挂在桥上的车厢也相当于压过了16号车厢滑下去的。

    我们都是三四个人一组,一点点搜救,手拿液压机、进口的切割机、双向的异向切割机等工具。

    但动车车皮很厚,有两三寸,用切割机几个小时只能切一小块,我们又怕里面温度太高,一直用水枪降温。之前我在16号车厢南也就是靠近15号车厢那端,后来我又去了15号车厢北面,又回到16号车厢南,最后返回到16号车厢北。

    之前,在16号车厢,我看到有个小男孩的内脏流出来了,一个女人的脸扁了,搜救出来的3人,只有最后一个中年男人有微弱的呼吸,但不知道他现在可好。

    后来我在15号车厢与16号车厢之间还救出一个人,15号车厢被冲击力冲得卷起,两节车厢像个人字,他就缩在那个小小的空间里。

    救出小伊伊我们一点也没想到,小伊伊之前,我们几个人陆续抬出了7具遗体——其实,我不大想得起来,我也不想去想,因为太惨了。

    特别是有两个小男孩,大概七八岁吧,弯曲着身体,头朝下,这么安静,好像是睡着了,可是他们没有呼吸了,人也变形了……

    遇到小伊伊前,我想可能没有希望了。我只亲手从这堆废墟里救出过2个生命……我觉得很难过,也很无奈。

    这是一个高温的密封环境,大约温度有五六十摄氏度,你稍微动下就是汗,在阳光的折射下,却这么悲凉,人都恍惚的。

    我们一点点搬着上面的东西,在一个缝隙里,不过三四厘米吧,有只小手在动!

    我们不知道是个女孩,但估计是孩子,她趴在火车的地板上,身上盖着那些被撞毁的铁皮,腿上压着东西,那些大人遇难者有的压着她,等大人们被抬下来,才看到了她!

    我们马上喊有人有人!

    但这个角度太刁钻了,小孩子只缩成五十多厘米的样子,上面只有10厘米左右的一条缝,是边上一根铁杆子样的东西撑着,敞开了这么一点点让她求生的小小空间!

    一不小心,上面的重物就可能会压到她,也不能用工具,万一碰到了怎么办?你知道那种旧书的纸吗,它们轻轻一吹就会碎的。

    我们要避免第二次伤害,我们用手一点点把小东西先搬掉,可万一大东西压下来怎么办?我们几个人用手抬着。又有几个人把压在她腿上的东西搬开——可是搬不动,那是个空调架子(记者注:应该是中央空调),压在她的小腿上,我的队友们在另一侧,把空调架子抬起一点,我在小孩子对面,我的手就插进去一点,一点一点地插进去,等半个空调架子“搭”在我的手肘时,才有空隙可以把孩子抱出来。

    我们用块绿条的毛巾盖住她,你也知道,人在这种情况下被救出来后,因为长时间在暗处,眼睛一下受不了刺激会受伤的。

    温州市特警支队长 邵曳戎

   特警队长坚持原地清理 这个坚持等来了奇迹(看制服应该是消防特勤——现在的记者常识真不咋地)

   我是下午接到指令说要用吊机把车厢吊起来的,放到桥下来清理。我不同意,坚持在铁轨上也就是原地清理。

   对,你不知道里面还有没有生命,万一有呢?你怎么向人家交待?我这么坚持,也有压力的,因为这么多天了,搜救这么多次了,没有活体,只有一具具遇难者的遗体抬出来,之前在16号车厢,我们找到了12个人,没有一个是有呼吸的,你知道,那是种很难过的感觉。

    但最后我们还是坚持住了,指挥部同意我们在原地清理。当时我们有2个中队的特警在现场,一部分人在桥上一部分人在桥下。

    我是以前处理交通事故现场的,我看多了,我也有经验,消防战士们和我们特警都在铁轨上,我是在废墟上临时当了指挥,让工人们先撤下,由我们开始清理。

    小女孩的小手在动,我也看到了,这触动了大家的神经,她背朝着我们趴着,当时看不出来有呼吸的,在我们把上面的东西挪走后,我看到她的背有较大的浮动,好像是在大口吸气——这么多小时,这么重的东西一直压着她,没有好好吸过一口气啊!

    那些消防战士真了不起,他们就是用手挖那些铁片,那些铁片又重又尖,很容易割到手的,我这边马上报告指挥部,让指挥部马上派救护车救护人员。

   小女孩被抱出来,消防战士用一块毛巾给她蒙住眼睛,包住小身体,抬到担架上,我们小心地托着担架,怕一个闪失,伤着了孩子,又怕毛巾把孩子的鼻子蒙住了,又忙着拉下点毛巾来……

——————————————————————————————————————————————

16号车厢至少12人遇难,掉下去的三个车厢里面遇难者加起来为35-12=23个,平均每节车厢7个多一点,奇迹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