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实验,实盘记录

标签:
财经拿来主义群体心理学操作价值理论股票 |
分类: 投资思考 |
自2006年起采用满仓政策,度过超级过山车。看风景纷繁忍不住想试试。于是做个实验先,算是独立思考过。
实验的目的是检验下自己对于股市的看法。投入资金大概占总资金0.5%。
第一当然是选股,第二估值,第三是见仁见智的选时。
选股,我的道行太浅。既然道行浅就承认,然后采取拿来主义——从众高手选取的股票中挑选自己中意的,站在巨人的肩上看,以求在业绩、管理俱佳的企业中选择,减少选到差企业的概率。当然这些高手都是崇尚价值投资且不以收费为目的真高手。加以自己的好恶(纯属主观看法)挑选。比如白酒股是很多高手眼中的西施,我则恶之。
估值,更是不懂。靠拿来主义加常识判断。拿来的来源一是各高手的意见,一是各门户的估值;常识就是一些简单的评估,如PE、增长率、收益率等。
选时。被人批判多次。但始终诱人。决心试试,但不打算学习所谓技术派理论,我相信这些理论已经被高手参透,自信不是高手中的高手,不如不知以避免受所谓均线、波浪等等理论的误导。那么乱来行不行呢,我觉得也不行,靠什么呢?在摸索。
先打算试试逆向操作与顺势操作结合。我理解的顺势操作就是当股票涨的时候认为他有一种惯性会一直涨,跌的时候也是。逆向操作则认为涨得过头必然会跌,跌得太多又会涨回来。逆向操作跟顺势操作相反怎么结合呢。
短期看涨跌是有一定惯性的,这个从群体心理学上应该是从众心理的结果,索罗斯所谓反身性理论也大致是这个结论。而逆向操作的万有引力则与价值理论暗合,因此则是描述稍长时间的运行规律。心理学上看则是傻瓜都被套(或割肉)之后出现的反转。
具体说来这样操作,当发现某种心水股下降到合理估值之下时开始关注,等到其下降趋势减弱并开始回暖之时介入,等到其上升超过合理估值之后关注,等其上升趋势减弱之时卖出。持有时间以3个月左右为宜。选取自认为把握比较大的部分下手,宁可放走三千,不可错杀一个。
实验对象在高手推荐中初步选定去年每股收益大概6毛,入手成本大概16.7,目前18.09;PE在29左右。产品是我常购买有一定了解。买入之后一直维持每日小幅上涨,运气的因素占多,但购入价格在最近一段时间看相对较低也是一大原因(带逆向色彩),另一原因是购入时间为下午,当日走势趋势已经确立(顺势)。如果购入后下跌则需要立即斩仓,然后等下一个上升趋势。这个原则还没有机会实践。这种策略如果遇到凶狠的庄稼容易被折腾,因此入手前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熟悉其运行规律。先选个温柔的庄稼试试,由简入繁。
今日股市普跌的情况下虽然上午创出新高,到下午也跌约3%,我认为是市场先生的无厘头,本着“趁人病,拿人命”的重要原则,于收市前加码50%,如明日反弹打算把这50%出掉,算是我对自己第六感的实验。
最大的挑战应该是原则的坚持,特别是遇到趋势反转之后斩仓的执行。避免追涨杀跌白费力的情况。那会把自己心情搞坏,继而影响生活。
——————————————————————————————————7.25日晚
今日情况与昨日料想的相反,感觉是有人刻意打压,有若干大笔卖出交易。折磨人的是没有可以后悔的割肉价(昨天的买入价),只有更低。在收市前16.68割掉昨日入手的部分。损失约3%
——————————————————————————————————7.26下午
太乱了,股价开盘下探后升回那天加码的买入价水平。发现我做短线的短板,价格波动瞬息万变,而我根本不可能时时盯住。我想还需要考虑下这个约束条件下的策略。短线操作就像打球时拦截带球的对手,你如果贴的太近,根据对方的每个细微动作做出反应,就很容易被假动作骗到,怎么更好的防守呢,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给自己足够的反应空间;其次是防守住对方必去之路。怎么才能类推出合适的策略呢?
今天收市前快速上涨到25日收市水平,目前浮盈大概8%吧,加仓操作证明失败。明日又没时间看。不知道会如何。我猜他会上去,明日见分晓。
忙了一天,效果略有。晚上打开软件一看,昨天还碰巧猜对,不过也只是碰巧而已。今天另一个碰巧是银行、保险、证券这些金融股在下午2点过一点的时候集体抽风往上摸。晚上中央二台在播调查珠三角的钱荒,央行把钱都收回去,商行只好暗度陈仓放起高利贷来。怎么办呢下一步?在这样下去小企业都得死掉。政府管这么多干啥的(房价、菜价、猪肉价……),市场化,该涨就让它涨,只要制度透明,哪怕涨上天也没人说个啥。
趁我不在,上串下跳。过分,今天大幅反弹5个点
终于回家。早市在均线附近挂牌卖出,19.88,收益17%,持股时间大概20日,运气吧,不过持股时间太短收益不可能太理想,太长则累。看准机会来一下看来还是可以的,不要太贪不要太怕,稳住。大运来了有好有坏,不少单位趁此机会把人带出去溜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