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浙江名茶-永嘉--乌牛早茶

(2008-12-25 11:58:00)
标签:

乌牛早茶

名茶

观音

永嘉

文化

分类: 茶文化
第十一站 永嘉--乌牛早茶

  永嘉县位于瓯江下游,与浙江名城温州市隔江相望。永嘉县历史久远,隋文帝时即设县,"永嘉"作为县名自此始,"永嘉"二字,是"水长而美"的意思,想是古人亦已注意到永嘉楠溪江的"长而美"之水了。永嘉境内的国家级著名风景区楠溪江景区,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而闻名,是我国唯一以山水田园风光见长的景区。

  名山名水出名茶,著名的乌牛早茶就出自永嘉。乌牛早茶最大的特色在于其每年2月下旬即采制上市,比西湖龙井要早一个多月,在春茶市场上独占鳌头,是浙江省最早上市的名茶,也是全国特早名茶之一。

  茶史追溯

  永嘉乌牛早茶是近年的新创名茶,因主产于永嘉乌牛镇而得名。乌牛早原名岭下茶,这里还有个有趣的小传说。据传约200多年前,罗东乡村民金某路过乌牛镇岭下村,见山坡上一丛茶树生长特别茂盛,发芽抽梢又早,金某就将此丛茶树连土带回种植,由于该茶树春分前后就可采摘(一芽二三叶),比其他品种提早15天左右,故取名"乌牛早",又因该茶最早发现于岭下,当地农民习惯上又称之为"岭下茶"。

  岭下茶经若干年发展,在罗东、乌牛一带普遍种植,成为当地的当家品种。1988年,乌牛早龙井在杭州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正式定名为"永嘉乌牛早"。1995年,更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和香港优质食品博览会金奖两项殊荣。

  茶诗为证

浙江名茶-永嘉--乌牛早茶



  茶学泰斗庄晚芳先生赋诗:

  古载永嘉产奇茗,金毫翠绿胜群英,

  山间溪涧烟雾漫,改革创新龙味春。

  名茶鉴赏

浙江名茶-永嘉--乌牛早茶
  乌牛早外形扁平挺直,条紧显毫,色泽绿翠光润,香气浓郁持久,滋味甘醇鲜爽,汤色嫩绿明亮,叶底翠绿肥壮,匀齐成朵。

  "乌牛早",芽叶肥壮,形如雀舌。一般在"惊蛰"时节便可萌芽,"春分"之前便可上市,明显早于其他名茶,在全国名茶市场上可谓独占"品茗之道在于新"的优势。"乌牛早"除早采外,还具有发芽整齐、轮次分明、老嫩均匀、持嫩性强等特点。


  茶导游

  乌牛镇位于永嘉县东大门,东邻乐清市,西连瓯北镇,与温州市区隔瓯江相望,104国道穿镇而过。这里属于楠溪江流域,邻近东海,茶园多分布于沿江低丘缓坡,这里热量充足,空气湿度高,春天回暖早。山峦林木葱茏,植被完好,土壤肥沃,空气清新,云雾缭绕,大自然孕育了肥壮柔嫩的茶芽。优越的生态环境,珍贵的早芽良种,精湛的工艺技术,诞生了优质名茶"永嘉乌牛早"。

  顺道一游

  楠溪江是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区,溪水、滩林、竹筏、奇峰、幽洞、村落座座,炊烟袅袅,一派恬静的田园风光(最大的妙处是来这里骚扰的游人还不是很多,少了摩肩接踵之烦扰)。来到这里,一路欣赏着,不觉已走得口干舌燥、腰酸足软,这时蓦然从林间闪出一个古朴的"茶"字,这份惊喜,自不待言。于是,你闲闲地坐在山间的茶坊里看山、听水、品茶,于是懂得了古人是怎样地享受这山山水水了,于是懂得了谢公在此是如何的陶然,一时间你也仿佛脱离凡世。星夜来临,欣然入住这里独有的岭上人家,尝尝鲜美的山货,住农家的木楼,听着门前的狗吠和远处的流水,此情此景,怎一个惬意了得。

浙江名茶-永嘉--乌牛早茶



  小贴士

  中国的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在任永嘉郡守期间,遍游永嘉山水,吟咏不辍,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山水诗,遂使楠溪江成为山水诗的摇篮,并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寻找诗魂的胜地。楠溪江主流长139.8公里,有36湾72滩。河流柔曲摆荡,缓急有度,江水清澈见底,纯静柔和,水底卵石光洁平滑,色彩斑斓。泛舟漂游江上,近观郁郁滩林,远眺绵绵群山,俯视澄碧江水,令人心旷神怡。

  土产推荐

  楠溪素面 沙岗粉干 乌牛早茶 东岗红柿 楠溪香鱼

  民间传说

  乌牛早茶的传说

  在永嘉县,还流传着一个有关"乌牛早"的神话传说。

  传说当年状元蔡襄欲造洛阳桥,却苦于无钱,为此十分忧烦。南海观音菩萨决心帮助蔡襄,于是化作一位绝世美女立于舟中,声称如果有谁将银锭掷中其身,即终身相许。消息一传出,引得无数官宦富豪子弟争相投银,一时间银锭纷纷坠落,热闹非常。

  这时,正巧"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经过此地,见此情景觉得好笑,有意为难观音,便化作一个倜傥少年,暗中用拂尘一指,将一粒银锭牢牢贴在观音身上,观音知此事系吕洞宾所为,却又不好发作,羞愤交加之下回到普陀,一夜之间气白了头。此事被西天如来佛祖获悉,佛祖轻笑一声,命人赐给观音一株仙茶。仙茶清香扑鼻,观音仅摘三片嫩叶,用甘泉冲泡饮之,顿时白发转黑。观音见此茶如此神妙,遂将仙茶栽于竹园中,不料被仙牛闻得清香,张口来嚼,被观音发觉,仙牛便衔茶而逃。观音紧追不舍,一直追到风景秀丽的瓯江口北岸,楠溪江畔,观音见此地清山秀水,绿树葱茏,正是栽培仙茶的好地方,便将仙牛打落云头,又在仙茶上洒上甘露,仙茶从此便在层峦之中生根发芽。

  直到今天,每当瓯江落潮时节,这头仙牛还能露出江面,当地百姓称之为"乌牛"(现永嘉县乌牛镇),而由这株仙茶衍生起来的茶树,也比其他茶树发芽早一个月左右,且香浓味甘。    

  人们在早春,就能捧杯品尝乌牛早新茶,成为近几年的新时尚。

 

相关资料

 

 一、生产概况

  永嘉乌牛早是近年的创新名茶,主产于浙江省永嘉县乌牛镇、罗东乡等区域。乌牛早名茶2月下旬采制上市,是浙江最早上市的名茶,也是全国特早名茶之一。乌牛早外形扁削显毫,色泽绿翠光润,内质香气浓郁持久,滋味甘醇鲜爽,汤色嫩绿清澈明亮,叶底翠绿肥壮,匀齐成朵。

  乌牛早既是茶名,又是树名,原称“岭下茶 ”。约200多年前,罗东乡龙头村村民金某路过乌牛镇岭下村,见山坡上一丛茶树生长茂盛,发芽抽梢特别早,这位村民就将此从茶树夹土带回种植,由于该茶树春分前后就可采摘(一芽二三叶),比其他品种提早15天左右,故取名“乌牛早”,当地农民习惯称之为“岭下茶”。经若干年发展,罗东,乌牛一带普遍种植,成为当地的当家品种。30年代,乌牛早良种制作炒青,精制成珍眉、秀眉、贡熙等,注册商标为“天都珍眉”,主要销往上海,价格比其他同类花色高10个银元,品质优于徽州绿茶(安徽屯溪绿茶)。50年代以来,先后加工成红毛茶、烘青、炒青。80年代中期,乌牛早良种被开发利用,“金子重析放出光彩”。

  乌牛、罗东乡地处瓯江北岸、楠溪江流域,邻近浩瀚的东海,茶园分布于沿江低丘缓坡,这里属典型海洋性季风气候。热量充足,空气湿度高,春天回暖早。楠溪江为国家级风景区,溪水、滩林、竹筏、奇峰、幽洞、村落座座,炊烟袅袅,一派恬静的田园风光。山峦林木葱茏,植被完好,土壤肥沃,空气清新,雾霭缭绕,大自然孕育了肥壮柔嫩的茶芽。优越的生态环境,珍贵的特早芽良种,精湛的工艺技术,三者结合诞生了金奖特早名茶“永嘉乌牛早”。

  1984年温州藉茶学专家高麟溢、王镇恒先生提出挖掘温州早芽良种资源,开发生产名优早茶的建议。1985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及省市农业部门的指导下,永嘉县农业局利用乌牛早幼嫩芽叶,试制“乌牛早龙井”,3月10日在杭州试销,倍受消费者的欢迎。1988年,乌牛早龙井在杭州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定名为“永嘉乌牛早”。茶学泰斗庄晚芳先生赋诗:“古载永嘉产奇茗,金毫翠绿胜群英,山间溪涧烟雾漫,改革创新龙味春。”1990年,乌牛早良种被省农业厅确定为省推广良种之一。1991年,省良种会议提出逐步实现无性系良种化,永嘉县抓住这一机遇,培训短穗扦插育苗技术,发动群众繁育良种,累计繁育推广乌牛早茶苗4000万株,加快了永嘉茶叶生产的良种化进程。

  1987年,永嘉乌牛早第一次参加名茶评比,在省首届斗茶会上获优秀名茶奖,以后陆续获省市一类(等)名茶、优质名茶优良名茶称号。1995年双喜临门,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鉴会金质奖和1995香港优质食品博鉴会金质奖。
二、采摘加工
   永嘉乌牛早的特点是早、佳兼备,芽叶肥壮、微显毫,对原料要求非常严格,生产时间在2月底至4月中旬50余天之内,雨水开采,谷雨结束,特级鲜叶标准是一芽一味、一芽二叶初展,采茶女上山觅茶,见芽即采,长短大小均匀一致,不带鱼叶、茶蒂及其他夹杂物。采得黄金芽2.2万余个,才能制作500克特级成品,可谓“谁知杯中茶,颗颗皆辛苦”!


浙江名茶-永嘉--乌牛早茶 


永嘉乌牛早的加工技术与西湖龙井工艺相似。
   鲜叶摊放:是乌牛早名茶加工技术特色,鲜叶摊放在通风、阴凉洁净的竹罩上,厚度为每平方米1000克,时间以鲜叶减重20%为宜,摊放至手感鲜叶柔软,叶色转暗,略有花香时,在12小时内付制,做到不积压,不发热,不变红,不破碎。要掌握分级摊青、分批付制的原则。

   青锅、焊锅:操作中有抖、搭、带、拓、磨等16种手法,随鲜叶落归根老嫩和锅中茶坯成离程度,手法不时变换。目的是使成品外形扁平光滑、挺秀,长短大小均匀、整齐,芽锋显露,微显白毫,色泽嫩绿光润,无黄片、嫩茎等杂质。

   簸片割末等工艺参见“西湖龙井”制作技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