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尖子生:向复习要效率

(2009-12-27 08:42:27)
标签:

教育博客

新浪教育

高考备考策略

点灯的心

名师支招

分类: 相约高考

尖子生:向复习要效率

 

四种不同类型高考生备考策略之一

民哲/转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3d862d0100fxgr.html

 

 

 

四种不同类型高考生备考策略

 

    高三如战场,你选择怎样应战?一千个考生就有一千个答案。

    高三冲刺,年级第一名、第一百名和最后一名,谁不是怀揣着自己的作战部署呢?如果你到现在还没有制定战略,不妨在这篇文章里找准位置,坐在不同的阵营中一起向高考(论坛)冲刺。


尖子生:向复习要效率

 

    案例一 踏实型尖子

   我不觉得自己特别聪明,踏实一点的方法可能更适合我。刚刚考上清华大学的肇嘉辉说起自己的备考过程,最强调的还是踏踏实实往前走。他毕业于一个市级重点中学,在年级里排名基本都在前十位,一直发挥很稳定。在复习过程中,他从不盲目求快,而是坚持跟着老师的步伐走这不是说不发挥主观能动性,而是说各科的老师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给我们做的题目都是精心研究、精心挑选的。课堂上,老师讲解的题目很多都是他已经掌握的,肇嘉辉却没有因为自己是优等生就轻视它们。关键是听思路,可能你觉得这个题我会做,那就要思考它背后的思路是什么样的,这种解题的思路在其他类型的题目里有没有出现?在听课过程中,尖子生注意的应该是方法上的探索,而不是单纯地看一个个步骤和最终的结果。这样可以把听讲解的过程,变成自己清晰地整理知识体系的过程,很有价值。如果漫不经心地对待这些课堂内容,自己一味去钻怪题、难题、偏题,将是得不偿失的。

    对于尖子生在高考竞争中的优势,肇嘉辉有自己的看法。爱琢磨的他从进入高三就经常钻研往届高考题,他发现,尖子生之所以能和其他考生拉开距离,可能不是因为尖子生解题能力特别高,而是因为他们基础扎实,能够有效避免错误。正因为如此,肇嘉辉才成为了老师们的忠实跟随者,他对要面临高考的尖子生们说:试试看用我的方法去听复习课,边听边思考,绝对很有效率。

    案例二 和自己的脑子玩游戏

    张子涵考上复旦大学,老师和家长都不感到惊讶,不只是因为她的成绩向来排在文科班前五名,还由于她在复习过程中的高度自觉性和能动性。张子涵所在的高中是全县最好的高中,在这里,她已经算得上是一个很“Top”的学生。但从客观条件来说,县重点高中师资条件和教学方法都比不上地区重点高中,更不要谈省级重点高中了。不过也正因为这样,她在学校里得到了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更多的关注。根据文科生考试的特点,她给自己找到的方法是联想式系统复习

    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的张子涵自幼在父母的培养下,文史功底扎实。文科生的学习是比较强调积累和领悟的,所以我和个别同学能比大家走得快,也是正常的。升到高三后,她发现老师设定的阶段性复习计划对她来说节奏太慢,课堂讲解的内容都是自己所熟悉的,于是,她额外给自己提出系统复习的要求,主要是归纳知识系统,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在父母和老师的支持下,她动手梳理了语文、英语(论坛)、历史、政治这几科高中三年的知识体系,从大格局上作了整体的把握,以实现知识的贯通,并且检查是否有忽视与遗漏的部分,她在高三上期期末就完成了这个工作。她说,这种个性化的方法极大地调动了积极性。在课堂上,老师讲解的时候,张子涵就开始了自己联想式的系统复习,老师每解释一个知识点,她就去回忆该知识点在体系中的位置和相关的内容,一联想就是一大片。然后对着整理好的文本来验证是否正确,讲解的过程,就变成了她与自己的脑子玩游戏的过程,不但提高了效率,而且锻炼了综合记忆和表达能力。

    名师支招  尖子生在复习的时候通常会遇到同一个问题——表面上看,老师的授课和讲解太了。作为在知识储备、解决问题能力和思考能力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的优等生,必须意识到这样的授课内容和方式并不是鸡肋听讲的意义在于必须突破,要把这个过程变成考(论坛)验基础与思维能力的演练场,利用老师谈到的内容来实现知识的深度贯通,变被动为主动,找准自己在方法上的特点,在注重基础的同时,追求更高的复习效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