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吃奶制品可以让宝宝更长寿

(2009-10-29 06:43:41)
标签:

伦敦小豆

喝奶

奶制品

乳制品

补钙

健康长寿

育儿

分类: 热门话题

从小多吃奶制品可以让宝宝更长寿,为了健康请终身都不要断奶

多吃奶制品可以让宝宝更长寿


 

最近一直很想写一篇关于吃奶制品的博文,也很想分享一下我对东西方饮食结构的想法,今天看到这篇最新的医学研究报告,《从小多吃奶制品可以增加孩子的寿命》,就特意翻译了其中的一部分,献给那些爱喝和不爱喝奶的妈妈们。

 

过去,中国人不习惯喝奶,因为当时的奶也确实很少,特别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对奶好像都有些不耐,一喝就会不舒服,空腹喝还会涨气。外国人早晨起来打开冰箱就会倒一杯凉奶喝,或是用凉奶冲奶片吃,因为都是灭过菌的奶,从不用加热煮开,拿起来就喝。而我们喜欢早晨吃一些热的食物,汤面、蒸包、豆浆、油条,因为小的时候牛奶少,喝的也少,所以肠胃不习惯,也就习惯了这种无奶的饮食。

 

当了妈妈以后发现很多的中国妈妈对宝宝关心的饮食话题都跟补钙有关,国外的宝宝都不用补钙,因为他们喝很多的奶、吃很多的奶制品,加上奶的质量也过关;而我们国内的宝宝好像都要补钙,区别在哪里,就是我们的饮食习惯,我们的饮食中奶制品太少了,而奶制品是最好的补钙食品。我们平时的饭菜很少用奶制品做,而西餐很多菜都要用黄油、奶酪和牛奶烹制,小宝宝的饭也有很多都要用奶来煮,最后还要点缀些奶酪。我们的妈妈很关心宝宝的辅食,希望早加辅食补充营养,但同时却忽略了一岁前奶中的营养对宝宝的重要性,我常常问急于在宝宝六个月前加菜汁和果汁的妈妈,难道菜汁和果汁会比宝宝的奶更有营养吗?

 

西方的妈妈很注重给宝宝喝奶,补充奶制品,我们很注重给宝宝加水果,很多时候看英国的妈妈给宝宝的零食里,总会有奶酪或酸奶,喝的东西牛奶多,而我们多数时间愿意给宝宝吃水果、喝果汁。

 

今天看到的是一份英国的研究跟踪报告,这份报告指出,小的时候吃大量的奶制品、摄入充足的钙,可以增加宝宝的寿命,让宝宝更健康长寿。这份报告是一个1930年开始的研究项目,当时,在英格兰和苏格兰跟踪了4,374个孩子的饮食结构(最早是4999人,但完成调查的是4374人),一直跟踪了65年之久,今年才最后得出的这个结论。

 

这份研究发现,从小就食用大量奶制品的孩子成年后不易得致命的心脏疾病,尽管奶制品含有很高的脂肪和胆固醇,大量食用并没有增加心脏病的发病几率。研究发现,每天喝至少400毫升的牛奶就可以减少60%以上心脏病发病的几率。

 

专家提供的摄入奶制品的建议,每天一杯200毫升的奶,再加上一盒酸奶和一块奶酪,就可以提供一天足够的钙的摄入量。大量摄入奶制品还可以通过一种叫做生长因子I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IGF-1”)的激素保证心脏健康和良好的血液循环,对于成人,血液中这种生长因子I激素的含量高,就会减少发生心脏病的可能性,所以,这份报告会建议英国政府继续为在校的学生坚持提供免费的牛奶。

 

这个结果出来后也有一些人质疑,认为当时喝奶多的孩子家庭一般都是生活比较富裕,生活条件也好,所以长寿。但是大家一直认为,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蔬菜和水果,低盐,再加上一定量的奶制品,确实会为宝宝的健康打好基础,尽管调查结果显示奶中的脂类并没有对心脏造成很大的危害,但成人和大一些的孩子,应尽量选用脱脂或半脱脂的奶制品。

 

每个周末都是豆爸爸掌勺,每次都会用很多的奶制品,所以更是感触多多。在我整整一周的中餐里都不曾用过任何的奶制品,而豆爸爸早餐有奶酪和牛奶、中餐和晚餐还是有奶制品,豆豆和爸爸在一起就会吃到很多的奶酪、酸奶、和用奶烹制的食品,也就习惯了这种饮食,所以豆豆从没有补过钙,也根本就不用补钙。

 

奶制品有这么多的好处,从小摄入足够的钙对宝宝的寿命有这么的重要,作为爱宝宝的妈妈们为什么不努力为宝宝从小养成一个好的饮食习惯呢?让宝宝从小就有一个好的开始,在给宝宝提供均衡饮食的同时,每天多想想,宝宝的奶制品吃够了吗?

 

P.S.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后作出结论:人的健康长寿,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条件,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自然环境,而60%取决于其生活方式。可见,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最为重要,少吃油盐、多喝奶、多吃水果蔬菜可以长寿,愿你终身都不要断奶,健康长寿。



快乐的豆豆每天都会吃足够的奶制品,酸奶是豆豆的最爱

多吃奶制品可以让宝宝更长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