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容斋随笔》卷一《乐天侍儿》朱永嘉

(2022-03-14 07:45:35)
标签:

转载

分类: 佳作共享

   世言白乐天侍儿唯小蛮、樊素二人。予读集中《小庭亦有月》一篇云:“菱角执笙簧,谷儿抹琵琶,红绡信手舞,紫绡随意歌。”自注曰:“菱、谷、紫、红皆小臧获名。”若然,则红、紫二绡亦女奴也。

 

   

 

人们都说白乐天身边的侍儿只有小蛮和樊素两个人,我读白乐天《长庆集》中《小庭亦有月》那首小诗,其中有一句讲:“菱角拿着笙簧,谷儿弹着琵琶,红绡信手而舞,紫绡放声地歌唱。”他自己注释这句讲:“菱角、谷儿、紫绡、红绡都是家养的侍儿。”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红绡与紫绡便都是他家的侍女了。

 

   

    《小庭亦有月》的小庭是指他在洛阳的宅院。这个宅院在洛阳东南履道里的西北角,原来是散骑常侍杨的宅子,在《池上篇》的序文中,他介绍这个宅园地方大小有十七亩,宅屋占了三分之一,水面占了五分之一,竹占了九分之一,有池水,池中有小岛,有桥相通。白居易晚年便终老在这所宅院。文章既反映了这个宅园的景观,又表现了他晚年优游自得的心态。菱角、谷儿、紫绡、红绡既是他为侍儿们取的名字,也是他宅园中的景观名。从大和七年(公元833年)他六十一岁定居在这所宅院,到大中元年(公元847年)七十六岁去世,他前后有十五年时间,就生活在这所宅院之内。从《小庭亦有月》这首诗中,还可以看到他对养老的生活还是很得意的,故开始的一句便说:“小庭亦有月,小院亦有花。可怜好风景,不解嫌贫家。”在他宴请客人的时候,愉悦地说:“村歌与社舞,客哂主人夸。但问乐不乐,岂在钟鼓多。”宴会结束,客人散了,他说:“客散有余兴,醉仆独吟哦。幕天而席地,谁奈刘伶何!”生动描述出一付得意的样子。他住在这所宅院里约有七、八年好光景,但在六十八岁那年中风了,他在《病中诗十五首》的序文中说“开成己未岁(公元839年),余蒲柳之年六十有八,冬十月甲寅旦,始得风痹之疾。体癏目眩,左足不支,盖老病相乘时而至耳。”从那一年以后,他开始遣散身边的侍儿,这些侍僮歌女都是他在入住初期购置的。从诗文中可以看到他对侍儿们还是有情有义的。《旧唐书·白居易传》称其“得风病,伏枕者累月,乃放诸妓女樊、蛮等。”即小蛮和樊素。白有《别柳枝》诗言此事:“两枝杨柳小楼中,娜多年伴醉翁。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可见白居易对他们是多么的依恋。反过来樊素对白居易也是有情有义。清吴景旭《历代诗话》云:“乐天尝称妓有樊素者,年二十余,善唱杨柳枝,人多以曲名之。一日将放去,因作诗自题曰:《不能忘情吟》。且谓杨柳枝再拜长跪而致辞。辞曰:“素事主十年,凡三千有六百日,巾栉之间,无违无失。”可见白居易《别柳枝》一诗便是为小蛮与樊素而写的。特别是樊素之于白居易更是“处处将行步步随”的身边人。刘禹锡曾作诗和《别柳枝》这首诗。白居易还作答,题为《前有别杨柳枝绝句,梦得继和云:“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又复戏答:“柳老春深日又斜,任他飞向别人家。谁能更学孩童戏,寻逐春风捉柳花。”既情深意切,又无可奈何。她们离开白居易以后,白居易在《夜凉》那首绝句中,反映出他那种老人的孤独、寂寞、凄凉而又深深怀念她们的感情。他说:“露白风清庭户凉,老人先着夹衣裳。舞腰歌袖抛何处,唯对无弦琴一张。”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