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络,是文字背后你我他的相遇

(2012-01-10 12:30:52)
标签:

杂谈

    前节前忙着与朋友相聚,平日里,女人谈论的话题,总是围绕着粉脂和裸露展开,你用什么化妆品,效果如何,你穿什么,怎么穿、穿露到什么程度最适合自己。这次稍有例外,谈着谈着,大家的话题汇集到了当今的热门话题网络上。大家纷纷讲起自己在网上交友、发博的经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段故事,故事中有许多相似之处,说起来每人博友、粉丝一大堆,天天发博、回信,各个忙的是不亦乐乎,也有艳遇和邂逅却不美丽,无不是过眼烟云,好像通过网络这个文字的对话途径就可以尽知你我他。果真是这样吗?我是个初学者不敢妄加评论。

 

    当今,大家的生活与网络的关系密不可分,中国的网民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数量,网络的强大作用对人们生活和社会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网络的作用也不仅仅是新闻、文化传媒工具,某种意义上,网络已经成了大众娱乐的平台,全民同乐,乐在其中,其乐融融。在人与人交流的方式上,网络借用文字正发挥着最强大的功能,它替代了语言交流、面对面的表情交流乃至肢体交流。文字这个东西充分地表达着网络后面你我他的情感、情绪和喜怒哀乐。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字是有温度、有情感、有色彩的。

    

    博客对文字要求是宽松的,不限字数、不限时间、不限地点、不限人的社会地位,你愿意写就写,日记也好,周记也行,月结也罢,等到年岁大了手懒了,一年沥沥拉拉滴在上头几点也没人怪你。只要你别写别人不爱听的就行了,就算是一不留神犯着谁博文被删了也没必要动怒,没这个心理承受能力就别趴在上面玩儿,在人家地面上给您划块地方,种什么就得听人家的,这儿毕竟不是您家后院。另外,还得有经得住骂的心理素质,这点我从博友之间对话中深有体会,过去说不打不相识,现在够不着,是不骂不相识,骂来骂去骂出了感情的不奇怪。

  

    于我而言,从来没有把博客当成什么高雅的事情来做,高兴了会写几笔,烦恼了也会甩上几行,闲的蛋疼时候就四处处溜达溜达,看看大家都在做什么,窥探一下他人的隐私。方便啊,不用预约、不用送礼,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半夜三更去别人家没人会告你骚扰,高兴了留下几句,不高兴转身走就是了,依我看没有比网络更加便捷的交流方式了。

 

    博客是交友的平台吗?我不确定,但我很享受与一些博友的交流,喜欢他们的文字,分享他们的生活,尤其是喜欢读一些博友对博文的点评,一来二去、一问一答的比文章更显功力,因为我无心考证博文是否是原著,在点评的笑骂中却最能体现双方的观点和个性。好文章无需华丽词藻的把玩和堆砌,就像老舍先生的文字一样,读给拉洋车的一样听得懂。我的文字能力尚处在“写作文”阶段。

   

    今天去一个博友家,当再次看到她博客的题目“文字,是生命的相遇时,心中才冒出了以上的想法。

 

    在键盘上敲出上面的一段段文字,文字和我对视着,我心中忽然冒出一串串疑问,

    文字有感情吗?若没有,为何读你时会让我如雨下?

    文字有温度吗?若没有,为何读你时我的心会如结冰般寒冷?

    文字有长短吗?若没有,怎么能靠简单的笔画撑起中华5千年的文化?

    文字有颜色吗?若没有,为何从你的字里行间我看到渗出斑驳的殷红?

    文字有灵魂吗?如没有,为何你能如此自如地在世间行走?

    文字有爱吗?若没有,为何只有你能将人间的那个最缠绵字表达清楚。

    往往伤感的文字对女人来讲可能更加容易被打动,喜欢在文字上与生命的相遇。时间长了,有些博友几天不见人家的动静就生出想的念头。感谢文字,让网络后面的你我他在彼此的生命中相遇,在网络文字中感受彼此的真诚。

   

     柯,谢谢你的题目,作文已提交。我这边风刮过去了,等你那边飘来的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2年1月3日
后一篇:2012年01月13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