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道德民族形象义务中国公民连卡佛法律大吵母亲公共利益 |
分类: 杂谈 |
前两天坐地铁去铜锣湾,在铜锣湾站下了车后坐扶手电梯去检票口检票,当我离检票口还差一层的时候,就听到上一层的检票口附近有女人声嘶力竭地在大叫。由于隔着一层,听不清楚那位女人在叫什么。在国外生活了20年,几乎见不到有人在公共场所这样狂叫。在香港会有一些港人常常毫无顾及地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但像这样的狂叫,十有八九是有人遭到了非礼或抢劫。
离闸口越来越近了,“狂叫”声的分贝高得刺耳不堪。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位国内女同胞在训斥她的十三、四岁的女儿。责怪她为什么没看清楚站口就要出闸口,如果出了闸口再想进站的话要多花几块钱的,仅此而已。但这位女同胞,反复地疯狂地叫喊着那两句她觉得比公德心、羞耻心、甚至尊严还重要的话。很多乘客都要经过她们母女二人身边检票出闸,可这位“母亲”旁若无人地继续着她对可怜女儿的责骂。我相信像这位大陆母亲这样将“公众场所”当作“私家重地”,妨碍公共秩序,制造噪音损害他人健康属个别现象,但这一个个的个别现象将会给一个民族形象造成什么样的损害呢?
良好的民族形象的树立并不决定于一个国家发射了几艘太空飞船;也不取决于一个国家储备了多少黄金、外汇;也不是看一个国家有多少博士生、硕士生;更不是看一个国家有多少高楼大厦、汽车洋房。良好的民族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看一个国家的公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的公德意识。
举两个例子来说,泰国从人口和国土面积角度来说都是一个小国,在经济上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政局也不稳定,在太空更见不到泰国的飞船,但泰国人在国际社会中有着非常好的民族形象——文明、礼貌、友善、谦和。这么多年来,凡听人说到泰国人,评价都是正面的,这就是泰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留给他人的民族形象是良好的。再看看拉美国家,也都是发展中国家,抢劫、偷盗等犯罪率极高,富人的数量绝对少于中国,同样尚未成功发射太空飞船,但其民族形象却是:文明、礼貌、热情、友善。在拉美的几个国家生活期间,乘坐公共汽车、小巴的时候总是见到陌生人相互问好,从未见过一次不排队、当众骂街、打架的现象。至于这些民族的内心修养是否真的很高,不影响他们的国际形象。
记得在英国学习期间,在会计处交学费的时候,唯独看到几位祖国大陆的学生无视所有正在排队的学生趁机加塞儿。他们的自私行为就让国际学生对中国人留下了负面的印象。还有的大陆学生常常不换衣服,常常把被汗水湿透的T恤衫搭在椅子上晾干后,第二天再穿。难怪不少国外的学生说“中国人不讲究个人卫生,不在乎个人形象”。一个人不讲究卫生,蓬头垢面,臭气熏天,谁会愿意接近他?这样的人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得不到他人尊重也满不在乎的人就是没有“羞耻心”和“自尊心”。
在威尔士读书期间,亲眼见到一位祖国大陆国学生恶意利用商店给予消费者的信任和服务,把已经穿过三天的毛衣再挂上标签退给商店。理由只是“又不喜欢了”,还毫无任何悔意的说道:“反正他们看不出来。” 这样的人多了,谁会再相信中国人呢?
前不久还见到过一位一身名牌打扮,手持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手袋的大陆母亲让自己的三、四岁大的孩子在铜锣湾的连卡佛百货公司大厅随地小便,“方便”过后转身离去,就像任何事也没发生似的。她的行为就是对公共利益的亵渎,侵害他人享受良好公共环境的权利。她就得不到大家的尊重;他就破坏了大陆人,乃至中华民族的国际形象。
很多港人在香港和国内的关系上属“墙头草”派。当国内的奥运健儿拿了金牌;当神州七号成功发射;当中国人在世界上做出任何骄人的成绩,他们马上会跟“祖国大陆”站在一起,使用 “国家队”、“我们国家”等字眼儿渴望分得一份荣耀。那么在“三鹿奶粉事件”上,在“毒饺子事件”上,当不文明行为发生的时候,在国外媒体对中国有负面报道的时候,这些港人马上跟中国大陆“划清界限”,用词都会是“他们中国大陆......", “我们香港......"。这种“现实主义” 我们无权指责和干预,这样做也不违犯国际宪章。但它清楚地告诉我们一点,那就是他们不希望被国际社会看成是一个“没有道德”、“不文明”的民族;不希望被别人低看。换句话说,这是有“羞耻心”和“自尊心”的表现。这也是一件好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