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水浴场的变迁

分类: 散文 |
我在1972年插队回到青岛分配到沧口饮食服务公司工作,当时青岛饮食服务公司在第一海水浴场有七处更衣室,(四方浴池1处,玉生池2处,建新池1处,新华楼1处,永新池1处,市饮食服务公司机关1处)在第六海水浴场(栈桥)有建新池1处更衣室,在四方海水浴场有四方浴池1处更衣室,在沧口海水浴场有沧口浴池(第一楼)1处更衣室。在每年的夏天由于洗热水澡的人少了,我们服务业的工人便开始到海水浴场更衣室和洗海澡的顾客打交道,也就是靠这样的木制更衣室去为人们做好洗海澡的服务工作。
根据史料记载:
第一海水浴场沙平面广,无暗礁隐壑及旋涡,沙滩长约580米,至防鲨网水面380余米宽。高峰时,每天可接纳25 ̄30万人入浴,最高时日接待量曾达35万人次。
青岛还有第二海水浴场(又称太平角海水浴场)、第三海水浴场、第六海水浴场(又称栈桥海水浴场)。在崂山区有石老人和仰口海水浴场,这两个浴场无论是水质还是规模都优于市区的浴场。另外还有黄岛的金沙滩和银沙滩以及胶南的海水浴场,这些浴场建设开业比较晚、又由于远离市区,因此入浴者不多。
第四海水浴场就是指四方海水浴场,第五海水浴场是指沧口海水浴场。栈桥海水浴场因为建设开业时间晚,因此排在四方和沧口海水浴场的后面,
沧口海水浴场,亦称第五海水浴场,,位于胶州湾内国棉六厂西墙外,青岛磷肥厂的旁边,背靠胶济铁路。曾经的胶州湾碧波荡漾,水质清澈良好,第四和第五海水浴场也如今天岛城其它的几个浴场一样美丽。可自从建国以后,在胶州湾的东岸,也就是现在的后海区域,一大批重工业工厂建立起来,其中包括青岛钢厂,青岛碱厂、拆船厂,和几个规模较大的国营棉纺织厂。在当时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比现在,因此这些工厂的许多废水废渣和白泥(碱业生产遗留的废弃物)都未经处理地直接排放到了它们附近的胶州湾里,造成了胶州湾水质的污染,再加上胶州湾与黄海相通的湾口十分狭窄,因此其自净能力很低,被污染的海水不能及时与湾外的洁净海水进行对流和交换,时间一长第四和第五浴场原本金色的沙滩变成了黑乎乎的污泥,水质也不适宜人们游泳了,因此这两个浴场便被逐渐荒废,渐渐地从青岛人的视野和记忆中消失了。记得在1973年——1980年,那时的沧口海水浴场都还开放,我在沧口海水浴场工作的时候,由于家住市内,往返不方便。在晚上就在沧口海水浴场更衣室值班,中午和晚上都去旁边一墙之隔的磷肥厂职工食堂吃饭,靠近海水浴场的好象是是水泵车间,负责人姓孙,他帮我买了好多磷肥厂食堂的饭票,他们的大锅菜很便宜,5分钱一大碗,里面还有肉,据说是厂里有保健补贴。
晚上,靠岸的渔民经常把他们船上的鲜鱼,螃蟹做好送给我们吃,饭后,我们和渔民,海水浴场的救生员一起在更衣室用扑克玩起打够级的游戏。记得当时体委的张家效,刘俊青、还有一个年轻女孩张宝贵每年都在海水浴场工作,他们的工作非常认真,记得有一天下午5点多了,我们已经关门下班停止营业了,(李村监狱)山东建设兵团的8位知青姑娘来到浴场,非要更衣洗澡,那时我在更衣室值班,因为都是老知青,怎么也不能让姑娘们在沙滩换衣,就让她们进更衣室换衣下海了,本来说好1个小时,我去磷肥厂食堂吃过饭后约1个半小时她们还没有回来,张家效和他的救生员们听说后立即派两条小船去海上寻找,当时,天气已经立秋,晚上有些凉。为了避免事故,救生员很认真地把她们一个个接上岸
当时的第五海水浴场只有沧口浴池更衣室对外服务,纺织更衣室和四方机厂分厂等企业的更衣室只是供自己的职工更衣。
记得当时我们饮食服务公司的更衣室为了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效益,采用把服务送到企业的活动,我还负责往企业工会的送更衣证,更衣票的工作,那时的更衣证每张5角,可以洗一年,更衣票每张7分,可以洗一次。每年过了五一,发更衣证、票的工作就开始了,记得那时侯企业订票的计划是这样:葡萄酒厂3000张,轻工机械厂2000张,四方电机厂1000张,红旗印刷厂2000张,人民造纸厂2000张,玛钢厂2000张,青岛造纸厂2000张,气轮机厂2000张,第二食品厂2000张,青岛玻璃厂3000张,晶华玻璃厂2000张,青岛沙发厂2500张,冰柜厂5000张等等,基本我走到那里,都会受到企业工会的欢迎!
转眼间,三十多年过去了,现在的青岛人都知道青岛市区海水浴场的编号只有一、二、三、六浴场而缺少四、五浴场。曾经的第四海水浴场和第五海水浴场将永远成为历史了。
我们派送的更衣证每张5角,可以洗一年,更衣票每张7分,可以洗一次。也成为我们老一代人永远的记忆了!
但是,我相信,随着胶州湾地区企业的消失,国家对环保的投资改造,消失的沧口海水浴场也将回到青岛李沧区人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