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年半股市波动回顾

(2008-09-18 20:52:44)
标签:

财经

股票

熊市

股市

巴菲特

分类: 原创_投资总结

从2004年4月到2008年9月这4年半的时间里。1780-998-6250-1800,股市的波动是非常大的。两个大熊市,一个大牛市。

第一个熊市已经模糊。故仅回顾05年6月份以后的牛熊,本人在股市上的心态变化以及相应的操作。

 

2006年初,当大盘从998涨到2300时,我担心短期涨幅过大,想出来。当碰到3600后的一次回调时,我再也忍不住了,几乎全盘退出。

现在回过头来想,此时退出如果能坚守不进入,等待1年半大盘跌倒2000点再进入,我的收益还是比现在高。

此后的3个月后,心情波动很大。涨也怕、跌也怕,畏首畏脚。

在4000点,在拿掉30万,仅留13万在A股的情况下,才能保持住比较平常心继续参与。

当到达6000点时,我已经彻底失去了理智,考虑到台湾80年代从1000涨到过10000点,故我的期望已变成10000点,此时,反而没有了4000多点时的很强的恐惧感了。还帮别人买了5万元钱的股票。

 

2007年10月以后。大盘开始走入熊市。当跌到4000点时,我持有的股票还没怎么跌。这种回调,以前有过很多次,我没有风雨欲来的知觉。当有点知觉后,我仅找个机会退出7万元,只占三分之一。但当稍微跌到3800点时,我觉得差不多了,7万元又补上了。

当跌到2800点左右时。感觉已经跌的差不多了,补10万。

当跌到2300点时,我再也忍不住的,迫不及待的想去补仓,最后又补仓6万。

到今天为止,大盘已经到达过1800了。

 

1)要有大思维,不要去赚小利。

投资要有一个基于常识的大思维,巴菲特能以17年为周期的看待股市的牛熊。马云能够从众人的疯狂看到危险并提前1、2年的布局,这些就是大思维。

当发现市场过度低估买入时,要能忍受被套的痛苦;当发现市场过度高估卖出时,要能忍受继续上涨的痛苦;

在中间阶段不要轻易做买入、卖出的操作去赚小利!

 

2)顶部和底部是可以预测的吗?

“全球投资之父”约翰.邓普敦的名言:“牛市在悲观中诞生;在怀疑中成长;在乐观中成熟;在狂欢中死亡。”以及照葫芦画瓢的“熊市在狂欢中降临;在怀疑中蔓延;在悲观中枯萎;在绝望时死亡”太恰当的描述这两个周期了。

但是什么是狂欢,什么是绝望,只能定性,不能定量。故就像很多大师所说的:股市的顶和底是不能预测的。但是即使是粗糙的判断出狂欢和绝望并照此操作,也许前面还有20%或以上的幅度,那你也能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

 

3)历史的疯狂、恐惧程度是可以借鉴的吗?

千万不要根据历史去精确的判断股市波动幅度。这属于“术”的方面。就像骗子骗人可能不会用同样的方法。

狮子和羚羊会不停的学习,不停的改变规则。台湾的不一定适合中国,04年的故事不一定适合于08年。很多特征是一个动态的东西。所以简单的借用历史是愚蠢的。某些历史反而会被赢家(在这方面,没有永远的赢家。这次的赢家可能下一次就是输家)利用。

 

4)小波动是正常行为;大波动是市场的愚蠢;

前面讲的是市场的愚蠢导致股市的巨幅波动。我们最重要的赚钱来源于公司内在价值的增长。只是市场的愚蠢给了我们另外一种赚钱的方法。从这一点也能解释为什么我们要买一流的公司,即使是二流的价格。而不是二流的公司一流的价格。

 股市的过度波动实际上是市场的一种愚昧。我应该利用这种愚昧来谋利。但是要慎用,如果市场只是正常的波动,千万不要做这种小波段。因为我投资的企业都是百里挑一,非常难发现的品种。如果卖了以后买不回来将会失去赚公司内在价值增长的大钱,那是一个非常愚蠢的决定。

如果某些公司内在价值的增长太诱人了,我们可以放弃利用市场的愚蠢赚钱,这样做是确保不会被甩下车去。这就是为什么有些股票,巴菲特说永远都不会卖。

 对于股市波动:

1)如果正常的波动,千万不要做波段;

2)极度波动时,可以利用市场的愚蠢赚钱;

3)某些股票,如果基本面不变,不要轻易卖;

 前面是讲大环境的波动,涉及到个股(其实他们很多时候都是强相关的)可以这么判断:如果这种愚蠢让你坐立不安(至少可以从两个纬度:公司总市值,公司市值透支未来发展;)。那就行动吧,但是要分步和保持节奏,要记住那个“很”字。市场有的时候真是愚蠢之极。

还要相信,你赚不了愚蠢所有的钱,1-10-1,你不需要从头赚到尾,6成-8成就相当不错了。

市场愚蠢的判断需要结合估值(不是简单的市盈率,后续会专门研究)。其实判断大盘或者个股的价值是可能的,就像你一眼就可以看出一个人是胖还是瘦。

 

5)对待市场愚蠢的操作方式?

那么利用市场的愚蠢,更好的操作是什么呢?巴菲特在这方面没有描述过,只能靠自己总结。

先讲买入。估值回归正常不应该是大量买入的信号。后续的进一步下跌才是最好的买入时机。有两种方法:

1)金子塔型。这个是理论上最理想的操作方式,越跌买的越多。不好的地方就是也许当市场到底时,你还没买完。会错过一些机会。

2)时间、金额平均法。在进入买入机会后,按半个月或者一个礼拜的时间,等金额比例的买入股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用预测,并保证肯定能买到股票。不好的地方可能买入成本不是最低。

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要买到股票,至于价格,只要有足够的安全边际即可。所以需要把握好度,要有耐心,至于卖出,原则差不多。这个操作,运气也很重要。巴菲特也经常出现买入再下跌20%或者卖出再上涨20%的情况,很难完美。

所以,2300点时买的股票我不后悔。但是3800点买的股票是值得批评的。2800点买的也是要稍微批评一下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阿里巴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