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在《池上篇并序》中言:“罢刑部侍郎时,有粟千斛,书一车,洎臧获之习管磬弦歌者指百以归。”交代离开长安返回洛阳时所带之物:粟、书、臧获。什么样的粟、书、臧获呢?粟与书白居易没有说明,臧获呢?白居易特别指出是“习管磬弦歌者”。数量是多少呢?千斛、一车、指百。“指百”是多少呢?是“上百”吗?
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谢思炜《白居易文集校注》、陈才智《白居易小品》对此均无注释。白居易官职不卑,喜欢音乐,回洛阳养老带几个精通音乐的奴婢完全合情合理。但如果带上百个奴婢回洛阳养老则似乎不符合常理,这有点太奢侈了,与白居易品格不一致。“指百”究竟是多少呢?
《史记》一二九《货殖传》“僮手千指”,并不是僮仆上千的意思,而是僮仆上百的意思。
《集解》引《汉书音义》曰:僮,奴婢也。古者无空手游日,皆有作务,作务务须手指,故曰手指,以别马牛蹄角也。(修订精装本第3946页)《汉书》九一《货殖传》颜师古引孟康《汉书音义》曰:僮,奴婢也。古者无空手游日,皆有作务,作务务须手指,故曰手指,以别马牛蹄角也。师古曰:“手指谓有巧伎者。指千则人百。”(第3688页)
《汉语大词典》“指”为量词。(1)用来计算人口。宋苏轼《与黄师是书》:“又闻子由亦窘用,不忍更以三百指诿之。”元揭傒斯《寄题九江义门陈氏寿安堂》诗:“往时冠盖如流水,撞钟鼎食三万指。”
——默轩·新浪博客
一个人十个手指,“指百”就是十个人,不是上百人。白居易带领十来个精通音乐的奴婢回洛阳养老,这符合逻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