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亦有道”何不春晚一试?
(2009-01-09 21:30:09)
标签:
小偷春晚杂谈 |
一般情况下,小偷偷人是不存在什么道义可讲的。比如,在公交车上,明明人满为患的都是无车无钱的主,那贼手却也要伸?更可恨的是,有小偷竟然专在医院行窃。人家的救命钱,你也敢贼眼泛光,贼手发痒,就不怕天打五雷轰么?
事实上,在偷人之先,几乎没有贼不知道失主们将会把世间所有的“恶毒结果”送给他们的,但是并没有哪个因惧怕而退缩。反倒是所谓的“报应”,所谓的“恶果”却总是让那些不幸者接二连三的遇到。是贼不迷信,还是老天专欺善良?
尽管忿忿然,但却要慢下结论,因为据传贼也有“异类”,好人也有“好报”了。广州市民老车去年底丢了两部手机,事后经老车劝说,小偷寄回了手机卡,并在随信寄来的一张纸条上,小偷向老车表示歉意并带上了“祝福”。老车同事笑称这个小偷真是“盗亦有道”。( 1月9日,大洋网)
人心毕竟是肉长的,小偷也不例外。老车是明白人,除了知道自己该要和能要什么之外,恐怕与他不厌贼烦地和小偷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分不开的。首先承诺,决不报案。其次,手机归你,只是卡别扔了,因为我的信息比手机值钱。再者,厕所或者下水道不是卡该去的地方,与其扔到那些地方,不如你行行好还给我。如此这般,小偷返还了老车手机卡,双方皆大欢喜。
当然,他若再“贪心”一点,想要回手机也不是不可能的,可以报警让那小偷被公安机关擒拿归案。问题是,他已承诺在先。他觉着小偷有道,自己怎能不义?何况,公安管的都是大案,这种微不足道经常发生的不算啥,怎能轻易破获?再说,小偷随信寄来的纸条上,不是既有“道歉”,也有“祝福”吗?“好人有好报的”话语出于贼人之口,竟然让我老车遇到,不是幸运又是如何?
既然是奇事一桩,既然窃贼和失主,一个有道、一个有义,我们不妨假设,这样的故事若是能被搬上“春晚”荧屏,全国老百姓指不定该有多乐和。再进一步,倘若也请出老车,也请来那小偷,让他们现场编演,我想那轰动效应自不必多说,更有那教化社会,感动天下贼人的功用岂可用车载斗量能够?善莫大矣。
不过,听说大腕们的节目都被毙了不少,看来央视今年不是一般的认真,是只要质量、不看人脸了。即使那样,这个关于小偷的段子入围的希望我看依然很大。为什么?不光是老车感动小偷的话语,就是小偷“盗亦有道”的行为,也该让天下贼人先“羞愧”后“效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