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轿车耙地牛也感动

(2009-01-05 22:14:17)
标签:

耱地

牛人

牛气

老牛

别克轿车

杂谈

大约在人的眼里,牛类是最能吃苦、最能忍耐,当然也是最好使唤的动物了。而在牛类的眼里呢?估计,即使不是最虚伪、最残忍的,人类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不是吗?凡是对于自己有益的,人类总会想方设法和牛套近乎,股市永远牛气冲天好,事业牛了再牛好……可平时呢?“嘴上夸牛好,心里想吃肉”的不在少数。

尽管如此,可是,多数牛类的误解,人类值得一辩。

比如,之所以爱用牛做标本,不过是人类和牛类的喜好共同罢了。人类喜欢股市飘红,那是好彩头!牛类看见红色,不是也会兴奋异常,疯奔狂跑吗?至于人类喜欢用“牛气”、“牛B”、“最牛”来形容某人某事和某物,实在是对于牛的印象太好的缘故了。爱牛也会让牛反感,牛类的牛B 真是名不虚传了。

还有,所谓“老牛力尽刀尖死”,这是牛类的宿命,又岂是人类的霸道?懂得初生牛犊不怕虎,但是老牛终归无大用。吃你的肉,喝你的奶,扒了你的毛皮给人裹身挡风,为的全是让牛发挥余热,让牛功德圆满。试想,若不是人类有好生之德,那牛原先在草莽之地,或是与虎狼为邻,或是以旷野做圈,怎会有如此好的下场?人类这样仁义,牛心反倒不古,是何道理?

不管以上牛类是否觉得玄妙,再试举平凡实例一桩,于细微处显现人类对于牛类的“善心”。

话说元旦期间,在黄河西岸的陕西渭南一家农户的田地里,有3位农民在耙地、耱地。与众不同的是,他们使用了价值20余万元的别克轿车代替了耕牛。( 14,华商网)闻此消息后,不知牛类会不会感动得热泪狂涌,人类确实被这样的场面惊异得口舌不清了,以至于最终还是想到非用牛类不能恰如其分命名该行为。

谁发现的如此例证?实在是佩服了,不仅让人类于牛有所交代,也让牛类对无限美好明天有所憧憬了。真是了不起啊,耕地不用牛,实现机械化,虽说这是人类的夙愿,又何尝不是牛类的梦想呢?农民强则农村强,农村强则国家强,国家强则人类强,人类强则牛类更像牛矣。牙好,胃口好,吃嘛嘛香,还不用干活,牛类何求?!

“最牛”的农民,这个叫法也好。这样的“牛人”是应该让他多沾点牛气,而且越多越好,因为其行为于人类和牛类共同有益。最好此后凡是赞美都可叫“牛人”,凡是嘲笑都不许叫“牛B”。牛意料想如此,人意不知如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