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球金融步入黑暗时代

(2008-10-04 13:49:09)
标签:

股灾

暴跌

次贷

财经

    饱经风雨的华尔街在一个月前还是世人景仰朝拜的金融圣殿,尽管那时候已经是一抹稍纵即逝的残阳,显示出衰败的悲凉背影。

    但那时金融帝国的统治者们还认为他们有能力挽回败局,重振声威。确实,百年华尔街经历过无数考验,但这次浩劫,堪比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

 

    变化发展是一个庞大帝国得以为继的必然策略。作为当世巨无霸的美国当然也深明这一点,他们通过积极的手段力图扼制难于避免的经济衰退周期。

    不断刺激消费是美国策略的核心。长期“双刺字”(经济贸易和财政)模式是其表现形式,这一模式带来了海市蜃楼般的超级繁荣,而这一幻象在房地产市场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而这也有赖于前几年宽松的货币环境,由此可见,低利率刺激就好比一根强心剂,临危救难可以,长期使用后果不堪。

先回到这轮全球性金融海啸的起源——次贷危机。

    谈次贷还要先从美国的储蓄模式谈起。美国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储蓄模式,即以资产为基础的储蓄模式。本轮危机的爆发正是在于冒然的从以收入为基础的储蓄模式向以资产为基础的储蓄模式转型所引发的。这种以资产为基础的储蓄模式无疑是极具创意的。而这种模式得以茁壮发展得益于资产的不断增值,同时也依附于资产的不断增值。于是,在虚假繁荣的光辉下,任何可怕的阴影都被人们所忽略。

    美国人透支了未来!当他们发现他们所依附的这些资产尤如泡沫般爆破的时候,他们终于发现,无休止的疯狂投资已经让他们债台高筑!而此时他们赖以抵债的资产却已经灰飞烟灭!

    17个月前,美国新世纪房贷公司破产,次贷危机正式爆发,想必这时候的美国人已经如梦方醒,只不过他们还选择自欺欺人,一连串的流动性注入妄图平息危机,但这样的做法就好似给一个瘾君子提供毒品,只会将其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无论如何隐瞒亏损的事实,要发生的始终都会发生。2008年3月,贝尔斯登倒了。那时候还以为是个例,7月“两房”原形毕露土崩瓦解了,那时候还认为是罪有应得。但纸始终是包不住火的,独立投行模式的脆弱被击溃,美林(被美国银行收购)、雷曼这些震耳欲聋的名字霎时间失去了光彩,经历了经济萧条、股市大崩盘磨难仍屹立不倒的雷曼兄弟一夜之间就垮了,犹如晴天霹雳!AIG(美国最大的保险集团)被政府接管、全美最大的储蓄贷款银行华盛顿互助银行宣布破产,欧洲大陆也不能独善其身,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瑞士……欧盟正焦头烂额!全球金融系统的多米诺骨牌的恐怖效应正在显现和蔓延!

    这还远没有终结。紧急转型的摩根斯坦利、高盛也许能逃过一劫,但这掩盖不了美国主要基金公司不断清盘的事实!随着时间的推进,还有更多耳熟能详的名字会成为历史。这便是资本市场的残酷!

 

    更残酷的还在今后,此次危机的波及面极广,由美国向全球传递,美国的消费在今后几年的岁月里将面临严重的萎缩,各出口型国家都将面临严峻的挑战,首当其冲当然是中国和日本及欧盟,而其他缺乏主导权的国家也只是大势所趋。

    今后几年不用说经济继续稳定发展是个几乎无法完成的梦想,如何对抗经济衰退才是各国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中国11%左右的强势增长率将会有很大的优势得以缓冲,而像日本这样的增长率不到2%的国家就相当麻烦了。

    金融赖以生存之本是信用。信用遭到破坏是对根基的伤害,是极其严重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恢复过程,而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对消费的抵制将直接制约经济的发展;信心的缺失,将决定证券市场徘徊在熊市的轨道之中,这不是什么“保尔森救援”能够改变的。7000亿又或者8500亿就像沙漠中的一场人工大雨,虽得片刻甘霖,下过之后仍然是茫茫黄沙。市场作出了其应有的反应,但这仅仅是个开始。

    遥远的东方也在积极响应救市,但其结果是不值得有丝毫乐观和抱有什么幻想的。中国的根基可没CPI看上去的那么美妙。工商银行之类的不知道在这波次贷灾难下亏损的天文数字多大,不过家底好,“举国体制”下中国现在有的是美金。

 

    有些东西还是比较难接受,QFII等外资早就在不断地撤离,抽逃资金以回笼待救本国市场,而中国呢?中投公司对海外市场屡战连败,对海外的“肥肉”蠢蠢欲动。难道他们的眼睛那么雪亮?看得清国内“优质”企业的老底而敬而远之?

 

    金融步入黑暗时期,这段时期会很深刻,很黑暗。国人好像还不怎么受到影响,真是万幸,仰或是时辰未到?

    巴菲特正在买公司,索罗斯们呢?真为巴菲特担忧,希望他又对了。

 

 

 

 

 

 

 

 

 

 

 

 

                                                         磐 石

                                                        2008/10/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醉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