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西文化差异让孩子学校受冤

(2012-01-21 04:12:48)
标签:

美国

健健

独特性

中西文化

育儿

分类: 家有二宝
健健从学校回家,脸上有稍许的不悦。问他为什么,说是在学校被拿走了一个BCG(Being Caught Good,类似于表现良好的小贴纸,到一定的数量就可以得到一个小奖励),为娘的盯着问了半天,在语焉不详的表述中听出来原因好像是不够respectful。再盯着问具体细节,就是诺诺的说不知道了。

正好两天后和老师要开会讨论健健在阅读和数学上的进度问题,准备旁敲侧击的问问老师。为娘的也不是拎不清的人,当然不能直截了当的问我家娃怎么不尊重人了。于是很艺术的问,我家娃在行为习惯上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吗?

老师略微犹豫了一下,开始道出其中原因。老师每次叫健健的时候,“Brian”,健健回答:“What?”,“Brian”,“What?”。这一个What在美国人的耳里怎么听怎么别扭,很有点大不敬的意思。老师说她们不指望孩子很一本正经的回应“Yes Ma’am”,但What不是尊敬的回答方式。

娘心里暗暗苦笑,这个还真是中西方文化差异呢。我们中国人在家叫孩子名字,孩子回应一个“什么事情(What?)”,应该还算是很正常的事情吧。心里正想着要不要和老师解释一下,没想到老师还有下文。

还有有的时候老师在功课上给他指点,小人时不时的就会说I know,美国人听上去又是比较自满,不够谦虚。我们中国人在家教训孩子不都是以孩子低头认错说“我知道了”收场的吗?正确的回答方式应该是“谢谢老师给我指出错误”,或者是“老师对不起我刚才犯了这个错误”,而不是“I know”。

谢过了老师和我分享这些信息,心里想想这事还真不能怪健健,是为娘的错误,这个中西方文化或者说行为习惯还真是不同,小留学生受委屈了。回家强化训练了一下,现在小留学生也会用标准答案来回答老师了。细细想来,健健上学前班这半年来在很多的细节方面,中西方的教育方式还真是大不同。

Individualism (独特性)
就象我在《子女教育中的四句禅机箴言》里说的,美国的老师都很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课堂上有的时候会让他们自主选择。有一天回来,健健说他有一堂课没上,老师让他坐到一边自己看书。当时就大吃一惊,小子在学校犯事了?后来和老师沟通,才知道是阅读老师看他爱读书,给了他一本很厚的没读过的书,中饭时间他一直在读,于是老师就特许他不上下午的课,自己到一边去疯狂读书去吧。他们鼓励的是孩子的独特性和自由发展。

Try your best (尽力而为)
健健的学校在学业上管的很严,几乎每周五都有拼写,阅读和数学的测验。刚开始还替他复习准备一下,现在基本完全放羊。有一天我自言自语在说,好久都没有复习了,看来考试肯定的不了一百分了。健健立刻在边上回应,“老师说了,不用每次都得一百分的,只要Try your best(尽力)就行了”。他们主张的是有多少能力办多少事,尽力而为才是最好的。

Creativity (创造性)
学校里搞书展,有一个项目是配合今年的主题做自己的宇航飞船。大多数的孩子从手工品材料商店买来上好的纸张贴画之类的原料,做了一些美轮美奂的宇航飞船。结果老师投票出来的第一名却不是最fancy,最夺人眼球的宇航飞船,而是一个全部用回收垃圾制成的飞船,用卷筒纸的卷筒做了飞船的船身,易拉罐做了船头,连飞船尾部喷出来的火焰都是用可回收塑料袋剪成丝做出来的。鼓励孩子的创造性,似乎贯穿在他们整个的教育体系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