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食品安全法制监督美国fda育儿 |
分类: 闲聊人生 |
几天前,国内的堂妹让我帮个小忙,去看看美国当地超市里8盎司小盒装Horizon
有机牛奶的价钱。她家宝贝女儿从一岁后就喝这种奶,这种奶可以常温下储存,她在淘宝上用美国直递很长时间了,一箱18小盒有机奶算上运费是人民币600元。去超市一看,一箱18小盒的也就15美元左右,运费加利润,简直就是抢钱啊。
我劝堂妹这个有钱人,小人喝的牛奶成本也太高了吧,买中国市场上最贵的牛奶给宝宝喝还不行吗,何必花这个钱。可人家说了,信不过中国的食品安全,就一个孩子,一定要用最可靠的。
是不是最可靠的,在我看来也不见得,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问题,就好比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一样。看美国超市里的苹果,各个光鲜亮丽,那是打过蜡的,好看又防腐。再看货架上那些肥硕的鸡,一看就知道是那种吃特殊饲料21天速成的肉鸡。还有就是整排的罐头食品,没有添加剂怎么打开会有这么新鲜的颜色。再加上满大街的快餐食品,实在也是处处有陷阱。
可是比较靠谱的是,在美国你有的选。美国所有的非天然的食品都必须有非常详细的成分表。一盒小小的饼干袋子背面会告诉你,糖分用的是high fructose corn syrup(高果糖玉米糖浆,非常不好的一种合成糖浆),用的是几号食用色素,鸡蛋用的是蛋清还是蛋白,所有的成分写的一清二楚,甚至还会告诉你这个饼干是在有花生食品的流水线上完成的(有些美国人的花生过敏很厉害,有一丁点花生都不行)。把所有的事实陈列在你的面前,你买不买是自己的选择。
至于像蔬菜水果肉类鸡蛋牛奶这样的天然食品,有机区和普通区分的清清楚楚,顾客你各取所需,多花一点钱就能买到让人放心的有机食品。牛肉这样的美国人饭桌上的常见食品更是等级分明,都是由美国农业局(USDA)来严格标定的。牛排分USDA select,USDA choice和USDA prime,等级依次增高,我们家的食客都一一品过,结论是prime口感最佳,品质也最高。还有常吃的三文鱼,标签上都会写的明明白白,是阿拉斯加野生的,还是当地农场饲养的,或是智利产的加过颜色的(标签上明确写color added),不同的品质就是不同的价位。
背地里以次充好,或者卖不合格的产品倒是很少听到。因为一旦发现,不仅是重罚,还有可能失去整门生意,连东山再起都不行。有一回我从超市买回来一盒鸡腿,打开一闻,有股异味。第二天带着鸡腿去超市,告知有质量问题。别人一个劲的道歉,把买鸡腿的钱退还给我,还让我免费再去拿一盒。食品安全的法制在背后起着很大的作用。
在美国,首先倡导食品安全的是总统罗斯福。20世纪初是美国的黄金时代,经济高速增长,GDP总量世界第一,但在这样的光环下,不能掩盖的是暗藏的食品安全危机。某一天总统罗斯福边吃着早餐,边读1906年美国作者厄普顿?辛克莱(Upton Sinclair)撰写的记实小说《屠场》,书中黑暗的肉食品加工厂让总统先生连连作呕。由于这本书,引发了美国整个畜牧业的一片恐慌和整个国家对食品安全和卫生的强烈反应。最终促使当时的罗斯福政府制定了食品法,诞生了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
说到这个FDA,它的威力相当的大,任何食品或药物都要经过它的检查批准后才能上市。有个小插曲,我们一个同事的太太在一个制药公司做高层,前一阵同事和我们透露这个公司最近有个新药在FDA审核。一旦通过,制药公司的股票会翻不止一倍。可见这个FDA的权威有多厉害,它完全可以掌控一个公司的命运。至于我们这帮人每个都入了不少股,结果新药没通过,我们挥泪斩户的故事,那就是后话了。
一个社会的发展进步不仅在于国民素质的提高,还在于国民对生活品质提高的要求,还有就是法制监督的逐步完善。中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经历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信任危机的阵痛,或许就是破茧前的必经阶段,希望让人吃的放心的那一天就在不远处。

我劝堂妹这个有钱人,小人喝的牛奶成本也太高了吧,买中国市场上最贵的牛奶给宝宝喝还不行吗,何必花这个钱。可人家说了,信不过中国的食品安全,就一个孩子,一定要用最可靠的。
是不是最可靠的,在我看来也不见得,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问题,就好比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一样。看美国超市里的苹果,各个光鲜亮丽,那是打过蜡的,好看又防腐。再看货架上那些肥硕的鸡,一看就知道是那种吃特殊饲料21天速成的肉鸡。还有就是整排的罐头食品,没有添加剂怎么打开会有这么新鲜的颜色。再加上满大街的快餐食品,实在也是处处有陷阱。
可是比较靠谱的是,在美国你有的选。美国所有的非天然的食品都必须有非常详细的成分表。一盒小小的饼干袋子背面会告诉你,糖分用的是high fructose corn syrup(高果糖玉米糖浆,非常不好的一种合成糖浆),用的是几号食用色素,鸡蛋用的是蛋清还是蛋白,所有的成分写的一清二楚,甚至还会告诉你这个饼干是在有花生食品的流水线上完成的(有些美国人的花生过敏很厉害,有一丁点花生都不行)。把所有的事实陈列在你的面前,你买不买是自己的选择。
至于像蔬菜水果肉类鸡蛋牛奶这样的天然食品,有机区和普通区分的清清楚楚,顾客你各取所需,多花一点钱就能买到让人放心的有机食品。牛肉这样的美国人饭桌上的常见食品更是等级分明,都是由美国农业局(USDA)来严格标定的。牛排分USDA select,USDA choice和USDA prime,等级依次增高,我们家的食客都一一品过,结论是prime口感最佳,品质也最高。还有常吃的三文鱼,标签上都会写的明明白白,是阿拉斯加野生的,还是当地农场饲养的,或是智利产的加过颜色的(标签上明确写color added),不同的品质就是不同的价位。
背地里以次充好,或者卖不合格的产品倒是很少听到。因为一旦发现,不仅是重罚,还有可能失去整门生意,连东山再起都不行。有一回我从超市买回来一盒鸡腿,打开一闻,有股异味。第二天带着鸡腿去超市,告知有质量问题。别人一个劲的道歉,把买鸡腿的钱退还给我,还让我免费再去拿一盒。食品安全的法制在背后起着很大的作用。
在美国,首先倡导食品安全的是总统罗斯福。20世纪初是美国的黄金时代,经济高速增长,GDP总量世界第一,但在这样的光环下,不能掩盖的是暗藏的食品安全危机。某一天总统罗斯福边吃着早餐,边读1906年美国作者厄普顿?辛克莱(Upton Sinclair)撰写的记实小说《屠场》,书中黑暗的肉食品加工厂让总统先生连连作呕。由于这本书,引发了美国整个畜牧业的一片恐慌和整个国家对食品安全和卫生的强烈反应。最终促使当时的罗斯福政府制定了食品法,诞生了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
说到这个FDA,它的威力相当的大,任何食品或药物都要经过它的检查批准后才能上市。有个小插曲,我们一个同事的太太在一个制药公司做高层,前一阵同事和我们透露这个公司最近有个新药在FDA审核。一旦通过,制药公司的股票会翻不止一倍。可见这个FDA的权威有多厉害,它完全可以掌控一个公司的命运。至于我们这帮人每个都入了不少股,结果新药没通过,我们挥泪斩户的故事,那就是后话了。
一个社会的发展进步不仅在于国民素质的提高,还在于国民对生活品质提高的要求,还有就是法制监督的逐步完善。中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经历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信任危机的阵痛,或许就是破茧前的必经阶段,希望让人吃的放心的那一天就在不远处。

前一篇:简单的快乐 - 家庭狂欢节
后一篇:亲爱的,还能再让人崩溃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