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无疆 - 读《小姨多鹤》
(2009-02-19 05:54:26)
标签:
小姨多鹤书评作家王蒙严歌苓日本文化 |
分类: 书海无涯 |
看到drippingstars写了如焉的书评,也有一点蠢蠢欲动了。其实要说我的阅读量还真是不小,每个月一两本书是肯定的,还每天在晋江和起点上追文。开博后也写过三篇小书评(小王子,最寒冷的冬天是旧金山的夏季,山楂树之恋),貌似没什么读者。不过还是决定继续写书评,也算是写给自己的读书笔记吧。
《小姨多鹤》是旅美作家严歌苓的又一篇力作。严歌苓或许算不上一线的女作家,但我去还是一向蛮欣赏她的作品的,从少女小渔(《少女小渔》)到妓女扶桑(《扶桑》)到寡妇王葡萄(《第九个寡妇》),都是既天真又性感,既卑微又高尚,被侮辱被损害,依然坚持宽恕和悲天悯人,她们的身上都有那种源自生命本能的女性吸引力。
《小姨多鹤》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二战进入尾声,日本战败投降,当年被政府动员移民到中国东北“垦荒”的普通日本国民被追杀,十六岁的日本少女竹内多鹤也是其中一员。在九死一生的逃亡中,她依靠机智和对生的本能的渴望逃过了死亡,被 装进麻袋论斤卖给了东北某小火车站站长的二儿子张俭作为传宗接代的“工具”。她“丈夫”张俭和原配朱小环虽然 吵吵闹闹却也恩恩爱爱,日本少女多鹤的介入,使得整个家庭的关系变得暧昧和怪异。
为了掩饰一夫多妻和借腹生子的真相,张俭带着小环和多鹤辗转迁移到长江南边一个小城。多鹤的日本身份和畸形的家庭结构,成为这一家子三个大人三个小孩躲不过的难题。他们的解决之道是,让多鹤当小环的妹妹、孩子们的小姨。多鹤,就成了非妻非妾、非姨非母的小姨多鹤。奇怪的一家人,靠着小环凡事凑合的乐观态度,靠着多鹤难以想象的自我牺牲,抗过了饥荒,混过了文革,期间种种,一言难尽。残酷无奈而又充满吸引力的生活因着他们善良的本性使他们活成了不能分开的一家人。
严歌苓用她才华横溢的一支笔,无敌的幽默感和一以贯之的浪漫主义情怀,把一 个貌似惊世骇俗的一夫二妻故事讲得合情合理,肌理细腻。她始终坚持把小人物的故事,放在大而宏阔的时代背景下。被压弯的脊梁也好,被践踏的肉体也好,被摧残的心灵也好,重要的是,那些颗心脏都是扑扑跳动着的。
著名作家王蒙是这样评这部小说的:离奇而又平实,冷酷却是温暖,丑恶酝酿善良,憎恨变成爱恋,是事出有因还是无辜灾难?不共戴天本来就难分难解。生离死别,呼天抢地,却是娓娓道来。疯狂的历史,强暴了自自然然与普普通通。
严歌苓就是有这么一种定力,将惊涛骇浪的故事娓娓道来,让读者感受到她要传达的爱与悲。正如她在某次访谈里说的,她不仅会讲故事,而且“是很会爱的”。她就是这样,从不跳出来宣扬大悲大 爱,战争、革命、动乱在她笔下不过是一些女人的爱情婚姻,但因了女人与世界扯不断的瓜葛,她常常是在写女人的沧桑命运,却不小心就写出了世界的命运沧桑, 写出了令人动容的大仁大义。在她的笔下让读者真正感受到了“大爱无疆”的境界。
《小姨多鹤》是旅美作家严歌苓的又一篇力作。严歌苓或许算不上一线的女作家,但我去还是一向蛮欣赏她的作品的,从少女小渔(《少女小渔》)到妓女扶桑(《扶桑》)到寡妇王葡萄(《第九个寡妇》),都是既天真又性感,既卑微又高尚,被侮辱被损害,依然坚持宽恕和悲天悯人,她们的身上都有那种源自生命本能的女性吸引力。
《小姨多鹤》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二战进入尾声,日本战败投降,当年被政府动员移民到中国东北“垦荒”的普通日本国民被追杀,十六岁的日本少女竹内多鹤也是其中一员。在九死一生的逃亡中,她依靠机智和对生的本能的渴望逃过了死亡,被 装进麻袋论斤卖给了东北某小火车站站长的二儿子张俭作为传宗接代的“工具”。她“丈夫”张俭和原配朱小环虽然 吵吵闹闹却也恩恩爱爱,日本少女多鹤的介入,使得整个家庭的关系变得暧昧和怪异。
为了掩饰一夫多妻和借腹生子的真相,张俭带着小环和多鹤辗转迁移到长江南边一个小城。多鹤的日本身份和畸形的家庭结构,成为这一家子三个大人三个小孩躲不过的难题。他们的解决之道是,让多鹤当小环的妹妹、孩子们的小姨。多鹤,就成了非妻非妾、非姨非母的小姨多鹤。奇怪的一家人,靠着小环凡事凑合的乐观态度,靠着多鹤难以想象的自我牺牲,抗过了饥荒,混过了文革,期间种种,一言难尽。残酷无奈而又充满吸引力的生活因着他们善良的本性使他们活成了不能分开的一家人。
严歌苓用她才华横溢的一支笔,无敌的幽默感和一以贯之的浪漫主义情怀,把一 个貌似惊世骇俗的一夫二妻故事讲得合情合理,肌理细腻。她始终坚持把小人物的故事,放在大而宏阔的时代背景下。被压弯的脊梁也好,被践踏的肉体也好,被摧残的心灵也好,重要的是,那些颗心脏都是扑扑跳动着的。
著名作家王蒙是这样评这部小说的:离奇而又平实,冷酷却是温暖,丑恶酝酿善良,憎恨变成爱恋,是事出有因还是无辜灾难?不共戴天本来就难分难解。生离死别,呼天抢地,却是娓娓道来。疯狂的历史,强暴了自自然然与普普通通。
严歌苓就是有这么一种定力,将惊涛骇浪的故事娓娓道来,让读者感受到她要传达的爱与悲。正如她在某次访谈里说的,她不仅会讲故事,而且“是很会爱的”。她就是这样,从不跳出来宣扬大悲大 爱,战争、革命、动乱在她笔下不过是一些女人的爱情婚姻,但因了女人与世界扯不断的瓜葛,她常常是在写女人的沧桑命运,却不小心就写出了世界的命运沧桑, 写出了令人动容的大仁大义。在她的笔下让读者真正感受到了“大爱无疆”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