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胡同情结--宅门的那些零碎
(2012-05-20 21:39:42)
标签:
金柱门簪宅门大门北京四合院旅游 |
分类: 怀旧记忆--儿时印象 |
门墩由门座(又称门台、门枕)和抱石鼓组成,门座安置在宅门门轴底部,用来承托宅门转轴的底部。将门枕向外延长,上面做成鼓形,称为门鼓,或抱石鼓。抱石鼓有圆形和方形两种,上面雕刻着各种图案。常见的有万字纹,也有的刻出吉祥图案。北京四合院的宅门中,几乎都有抱石鼓,以雕刻石狮居多。门墩、抱石鼓是宅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和装饰部件。
除了圆形抱鼓石外还有造型为长方形的,它由幞头和须弥座两部分构成。头上部一般加卧狮,金边为阴刻或阳刻纹饰,图案以回纹和丁字锦纹为主,正面及侧面多雕有吉祥图案。方鼓子与下部须弥座尺寸比例约2:1。此方鼓子多用于如意门、小门楼等小型住宅宅门。
宅门的另一装饰品是包叶,又叫门铁。包叶有保护门板的作用,主人要是位成天在外面喝酒的主儿,门的脚底下那块早给踢烂了。门铁材质均为金属片,有铜的、铁的。包叶头用如意形状,表面冲压出擅字不到头的花纹,寓含“万事如意”的意思。
宅门的门扇为对开的棋盘门,棋盘门又称攒边门,是由门边、门轴、抹头和门心板等构造的木质大门。门联亦是宅门的雕刻内容之一,镌于街门的门心板上,通常采用锓阳字雕,属隐雕法,字体多为行书、隶书、魏碑、篆字。门联走出桃符辟邪,春联纳吉的题材局限,以中国书法的内容和形式,从道德理想、审美情趣、治家名言,刻方块汉字,驿文偶句的书法效果,朗读效果……一并来为门户之饰增色添彩,无限的情调与韵味,于左右门楹、上下联句。
“门钹”俗名“响器”,北京人称为门环,是用于叩门用的物件。门钹、门环的种类很多,其中最为常见的门环呈六方型,状如乐器中的钹,更以人们为了防雨而戴的草帽形状,方约7寸,中部突起,在与门板固定的地方呈6角状,上面有孔、穿钉、穿销,与门板结合在一起。
宅门的砖雕在五种宅门形式中都有精美的点缀。宅门两侧山墙突出檐柱的部分称为墀头墙,俗称腿子,墀头墙包括下碱(台基)、墙身、盘头。盘头是连接墙身与屋檐的部位,最上边的部分就是戗檐,戗檐一般都为麒麟砖雕。
戗檐下就是垫花,垫花一般分两类,一是花篮式,下悬三组穗子。花篮内常雕牡丹、太平花。一类是三角形,常雕葡萄和葫芦,象征多子与子孙绵长。
簪是古人用来插立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是人们用来装饰发髻的一种头饰。门簪是北京四合院、三合院,甚至一些随墙门的小院出入门上的一种饰物。安装门簪主要是为大门起着装饰作用。门簪外部做成圆柱型或六方、六角圆柱型。小户人家的门簪多为两枚,而大宅门的门簪多为四枚。门簪上面雕刻有福寿、吉祥、平安或一门五福、出入平安等吉词颂语。北京的门簪尺寸为直径6寸左右,柱高7寸左右。门簪的形式多种多样,大的门用四颗门簪,小门用两颗门簪。门簪正面雕刻题材有四季花卉——牡丹(春)、荷花(夏)、菊花(秋)、梅花(冬),象征四季富庶;有吉祥文字——团寿字、“福”字或“吉祥”、“平安”等吉祥祝辞;有汉瓦当等图案,雕法多采用贴雕,雕好以后贴符于门簪看面上。
广亮、金柱、蛮子大门由于门楣之上是走马板,因此砖雕的范围十分狭小,而如意门,由于门楣之上砌砖,故而它的表现范围十分阔大,这类宅门的砖雕是北京宅门砖雕的精华。如意门的门楣包括三部分,挂落板,贴在门楣上。冰檐。栏板与望柱。讲究的挂落板往往做出大面积的雕刻,主要有人物与花卉。冰檐由各种锦纹组成。
宅门彩绘中,广亮大门、金柱大门、蛮子门比较讲究,如意门、小门楼次之。广亮大门、金柱大门彩画大致为连檐瓦口朱红色,望板紫朱色、椽红色、帮绿色。梁枋大木满彩画或局部彩画,余地为紫朱色,贴金按彩画等级。
雀替用于广亮大门,金柱大门,位于檐枋下面两侧;其作用是加强檐枋和减少跨距,其上雕刻内容多为蕃草,均采用剔地突雕法。朱红色随彩画贴金,下架框柱朱红或紫朱色,框边贴金。
北京大四合院,有的在宅门外两侧立一对青石,面宽七十乘六十公分,高五十公分,底部相连一层与面宽略等的台阶,此石名为“上下马石”。对于上下马石,规制上没有什么限制。官可以,百姓也可以,当然,也得是有一定财富的百姓。
“泰山石敢当”是北方特有的一种镇宅之物,它是在一块高三、四尺的青石碑上,刻上“泰山石敢当”的字样。有的还在碑额雕刻狮首、虎首等形状。
“石敢当”一般安置在宅门或者街巷入口或胡同出入口的地方。
宅门对台阶也有规定:公侯以下,三品以上,房屋的台阶,高60厘米。四品以下,至士庶百姓,高30厘米。这个规定,是应当包括宅门的台阶高度在内的。由于北京的四合院大多为坐北朝南院落,院内雨水要从东南方向排出院外,故院内地平要高出院外一到两个台阶,以保证雨水排放的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