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忆大龙门 失遗蔡树庵

标签:
蔡树庵长城宋体龙门天关箭扣长城旅游 |
分类: 旅游与摄影 |
大龙门城堡始建于明永乐八年(1410年),属真保镇马水口路管辖。南依峭壁,未筑墙,北临小西河,城址大体呈长方形;东西长约650米,南北宽约500米。现西、东、北三面城墙保存较好,条石基础,土石墙心,外包青砖,墙体宽厚坚固,基宽约4米,残高2.5米--4米,垛口无存。大龙门城堡是明长城内长城的重要关隘,被誉为“疆域咽喉”,此地三峰品立,形势如门,原是京都通往塞外的通道和兵家必争之地。它也是我们这次徒步冀西野长城的第一站,也是我们解决午餐的地方。此为大龙门城堡东关,楼上建筑已荡然无存。
城墙多以条石、青砖及石渣垒砌,高5-8米,宽4米,上筑战台和垛口,围墙长约2公里,此为西关遗址
我们结束午餐后沿小西河北上蔡树庵,在距离大龙门城堡西北1里的峡谷西侧的石壁上,也就是张家口地区与保定地区的分界处,留有历代关将士的20余处石刻。有的描写山河壮美,有的描写地势险要,抒发了戍边将士的爱国之情。最大的一处是“万仞天关”,字高 2.15米,气势雄伟。这些石刻运笔自如,笔力遒劲,是难得的书法珍品,许多文人墨客游览后,都形象的称该地区为“文化长廊”。
通往蔡树庵长城的山路上,不断地遇到悠哉的山羊群,我一手扶方向盘一手将相机举出车窗外拍着,这手绝活是我在雪域高原上练就的,绝对端得平且不带PS纠偏的
一路上我们不断地询问过往的老乡,均指向这条土路能到长城,距离也不一,有说两里的,有说四里的,后来才知道这条路是当地老乡为了在大山深处开铁矿运送挖掘机而修的,并非户外运动人士是为了徒步长城而走出来的,这是我们习惯性的判断而引发的方向性错误
蔡树庵长城不似箭扣长城有一个开阔的视角便于事先确定方向,身在峡谷中很难看到山梁的制高点,而且,仅长度为四华里长的蔡树庵长城走向基本上没有蜿蜒,完全接近于正南正北走向
结果是令人失望的,过程是令人愉悦的,我们这只小分队这一路上嘴就没闲着,嬉笑怒骂似乎早已把真正来这里的目的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尤其令人感动的是50后的本子哥一马当先几近体力透支寻找上山路线而无功而返,我们相约徒步河北省涞源县境内天桥村至煤窑村后再突袭蔡树庵长城
通向蔡树庵长城的标志是这条大路西侧的两棵花椒树和一块大石头左转进峡谷,约离蔡树庵村1公里
同行博友白音胡舒相关博文:与博友长城行之
老北京话贴士:1,大概齐
大概齐:差不多。例句:这事儿大概齐就行了。
捯气儿:费力地喘气。例句:瞧给老王给累的,就剩捯气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