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印象雪域》---奔向川藏线

(2008-11-10 22:09:50)
标签:

地理

历史

旅游

民俗

人文

摄影

杂谈

分类: 旅游与摄影

      奔向川藏线

 

我们就像《地道战》里经典了几十年的台词:“悄悄的摸进村去,打枪的不要”那样,第二天( 1010)一早儿四点多爬起来就从盐井曲孜卡颠儿了。天大亮的时候,我们已经在110公里以外的芒康县城吃米线了。

出了芒康县城左转就上了川藏线,但从芒康到帮达近250多公里,川藏线滇藏线是合二为一的,到帮达北上才又是214国道(终点就是西宁),西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318国道,它能一直通到中尼边境。

我们的当日目的地是左贡县城,从盐井到左贡270多公里,由于早上出来的早,时间还是有富余的。瑞士国家旅游局为了推介他们的阿尔卑斯旅游,曾打出广告语:“如果山有故乡,那一定在瑞士”。咱国人有一驴友则自创:“如果云有故乡,那一定在川藏线”。其实,在川藏线上,风景精华中的精华,都集中在了然乌至林芝段。这一点我非常清楚,不过,路要一点一点地走,尘土还要慢慢地吃。丹曲在山路上驾驶的速度很快,拐弯速度减得也不是很厉害。刚开始我心里还真有点儿犯嘀咕,后来才知道,我们这个季节走川藏线的来往车辆很少。对面来的车,我们会在几公里外就能看见它身后拉得长长的尘土带。即使隔着一座山,因为天太蓝了,有一点儿尘土飞扬就一览无余。哈哈,原来丹曲是靠这个判断对面是否有会车的,又学一手。但过往车辆扬起的尘土还是给维护公路人员带来了很多不便,川藏线上有许多路段的养护是武警来承担的,你会经常发现路中间站一武警摇手,不过,别怕,那是让你减速的意思,示意你前边有他的战友们在施工,别让他们吃尘土。

翻越东达山山口是本日的海拔最高点,它的海拔5008。我们三个北京人都有些反应,连打火机都有反应了,点不着烟了。丹曲的“宝马”也有点儿喘,声音变小,车速也减慢了。

左贡县城海拔3740,比想像要大,网吧宾馆火锅店都有。穿城的318国道限速10公里,比行走快不了多少。

 

《印象雪域》---奔向川藏线

 

                  (芒康放牛娃)

 

《印象雪域》---奔向川藏线

 

     (芒康早点铺的小藏獒,丹曲说他返回家路上牵走它)

 

《印象雪域》---奔向川藏线

 

      (谁说小地方的孩子胆小,这小孩直冲我镜头来)

 

《印象雪域》---奔向川藏线

 

                    (路遇翻车)

 

《印象雪域》---奔向川藏线

 

                   (澜沧江大桥)

 

《印象雪域》---奔向川藏线

 

              (拉乌山口,海拔4338

 

《印象雪域》---奔向川藏线

 

                 (我的地盘我做主)

 

《印象雪域》---奔向川藏线

 

                 (左贡街头美人豹)

 

(今天去怀柔箭扣长城,小住杨二家过夜,明天下午回家)

 

                                      扎西德勒

 

                                           洛桑丹曲          北京

 

                                                   2008/11/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