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雪域》---鲁松当取

标签:
印象雪域藏族二锅头文具珠峰 |
分类: 旅游与摄影 |
由于我的“恶意抢注”,逼得丹曲总是声称自己的大名是“鲁松当取”,我明白那是“洛桑丹曲”的汉化名字,不过,我也在通往珠峰的边检站时,偷看了丹曲的身份证。上边清清楚楚地印有,姓名:鲁松当取,出生: 1975年4月23日,民族:藏。但我们更习惯把来自香格里拉的这位康巴汉子叫:丹曲。
丹曲在我们这个《狂奔十九天穿越滇藏青》旅行计划当中的身份较为复杂。大家叫我“车长”,那丹曲就叫“车手”挺合适;而他又肩负着导游及翻译的部分工作。在藏区解决语言交流问题非常重要。因为狂奔路上朝拜者和上学的孩子们很多,这对来自远方的我们来说,是个近距离了解和接触普通藏民的好机会。尤其是朝拜者,往往男女老幼举家出动,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长途千公里一路磕长头,目的地当然是去拉萨朝拜了。所以,我们一路上适当的布施和分发给小学生文具的工作,就成为我们一个常态化的事情。这时,有丹曲的出面会使场面其乐融融。尤其是发给小学生文具时,丹曲的作用最为明显。我们发的时候,往往孩子们一拥而上,极像遭到抢劫。而丹曲则不然,先让他们排好队,先从最小的发起,恩威并用,平均分配,最有秩序。
丹曲虽然是少数民族,其实和我们一样,七情六欲一种不少。“丹曲式”的幽默贯穿狂奔始终,以至于我们回北京后还彼此津津乐道。
从林芝去拉萨的路上,我下车去草甸子里拍马吃草,丹曲借机解了个大便。重新上路我戏言:“刚才偷拍到你了,我就是想知道藏族的屁屁是不是也是两半的?”丹曲回答得更绝,他说:“是两半的,就是带点儿高原红!”一句话把我们笑翻了。遇到了好走的路段。丹曲的口头禅是“爽!”,什么“帅呆了”“酷毙了”他什么都知道。二锅头喝美了他又会认真地问我:“大哥,你说要是直接把二锅头输到血管里人会不会醉呀?”因为这次狂奔的线路设计完全是我纸上谈兵制定的。丹曲也不曾去过珠峰大本营,所以一到他不认识的路段时,他会回头对淡忘说:“让你的GPS出来捣乱一下?!”丹曲的风趣让我们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很自然,他也就从复杂的多重身份变成了我们狂奔与穿越的一名正式成员了,我对丹曲说:“去珠峰是我带你去玩儿,看在咱阿鲁儿(藏语:哥们儿)的份儿上,我给你个半价吧”。
(虽然我们有时要忍饥挨饿,丹曲只要有棒棒糖,他就很乐呵)
2008/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