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游戏---养蚕(一)

标签:
桑叶桑树小蚕蚕宝宝院里 |
分类: 怀旧记忆--儿时游戏 |
养蚕(一)
养蚕,可能放到现在,肯定不算游戏,可能属于生物课范畴。但在我们那个年代,只要是好玩儿的,只要在视觉上,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东西统统是游戏。甚至养土鳖、养蚯蚓也乐此不疲。
那年,席卷我们几个胡同的养蚕热,据说,是一个新转来我们学校的一位外地学生引起的,也可能是农村的。那年,我上小学五年级。最初,他带来的仅仅是几张沾满小米粒一样东西的白纸,据说那就是蚕仔儿,也就是蚕的卵。整整齐齐的,密密麻麻地沾满了整个纸面。摸上去像芝麻。这位新同学那阵子是最招人羡慕的,因为分配权在他手里。不过还好,农村的孩子比我们城里的孩子实诚,分到我们手里的都很平均。每人一张撕得差不多大小的小纸片。
养蚕可是个精细活儿,它不能被晒着,也不能太凉,还不能着水,它还特爱干净。
春天来的时候,天气渐暖。蚕仔儿由白色渐渐变成黑色,这就预示着蚕宝宝要破“壳”而出了,蚕的幼虫阶段就要开始了。很快,小蚕仔儿就变成了长度两三毫米的小肉虫子。也就开始了它“一生”成长最漫长的阶段。留在纸上还没出来的小蚕仔儿也就出不来了,优胜劣汰从小虫子开始。
蚕的食量很大,甚至可以说是巨大。在这个阶段,它是在不断地吃的过程中长大的。所以,我们就不断地要寻找桑叶,以满足它不断长大的身躯。要不是它能吐出较为珍贵的丝来,绝对属于害虫那类。可毕竟桑树是有限的。和现在一样,我们那时种植的,也是杨树,柳树,槐树居多。胡同里哪个儿大院要是有棵桑树,我们一定会想方设法溜进去的。如果院里的大人看得太紧,那就想办法“买通”院里相熟的玩伴,比如送根带橡皮的铅笔什么的。这可能是最原始的行贿方式吧!反正一切都是为了多弄些桑叶回来。有时蚕宝宝实在是要断顿了,我们就用榆树叶子来代替桑树叶子。它也吃,只不过会长得慢点儿,但喂其它叶子不能时间太长了。由于那时家庭还没发展到能拥有冰箱,所以,桑叶的保存和保鲜是件难事儿。我们的办法是:把采摘的桑叶一层一层码放整齐,最上面盖上一块湿润的手帕。每天还要翻腾几次,以避免桑叶腐烂。只有这样,就能保存的时间长一些,省得老求人,还“行贿”。毕竟那时大人们给的零花钱很少,送人家点东西去“行贿”,自己也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