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箭扣杨二

(2008-09-14 07:11:26)
标签:

地理

历史

旅游

摄影

杂谈

分类: 旅游与摄影

                箭扣杨二(二)

 

在这14次箭扣之行当中,以去年313日那次前往,最为惊险,也是这14次当中唯一的一次独行。记得去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应了“正月十五雪打灯”的古谚,我挺佩服我们老祖宗的。差不多离这场雪一个月后,我独自来到了杨二家,准备开始去年第一次的箭扣攀登。说来也巧,杨二也刚刚从怀柔县城“度假”回来。如今农民哥们搞旅游开发也小有一点积蓄了,农民变地主了,杨二在县城买了一套两居室。他悄悄地告诉我:“才两千多一米”。所以,城里供暖季一到,杨二家就“举家出走”-------进城躲避寒冬去了。杨二举家很麻烦,就像我多次和他说的那样:“杨二,你不容易”因为他有五个“女人”在身边------两个女儿,老婆,老妈,老爸的妈。因为,他是个尊老爱幼的人。

箭扣杨二                                  

      当我走出小院,杨二妈妈远远地喊:“有事儿来电话,不成就接你去!”我心想能有什么事儿,又不是来一次两次了。后来下山后,我才明白这个“有事儿”是什么意思了。

刚开始路上还是湿的,然后是湿滑的,再然后就是白花花的积雪了,越往深里走积雪越深,原来,由于杨二家是关外,自然就是背阴坡了,使这场雪一个月没融化的原因,还有这里是野长城,树木长得都很高,阳光很难照射进来,即使你已经爬到了长城边上了,才蓦然发现终于到了。有的沟里积雪已经没过我的膝盖,可这条被驴友踩出的路,往往大部分都在沟里。好在我还带着登山杖,于是就在积雪最深的地方,我把登山杖插到积雪里,在旁边积雪上手写“我来也”,并留此存照。那时的心情还是放松的。一会儿这路就越走越滑,我也就越走越慢了,说一点儿恐惧心理没有那是假的,一个人进山爬箭扣,从路上的脚印看,今天没有任何人在我的前面(后来也验证了这一点),整个山上就我一人儿在爬。感觉世界上就剩下我一个人似的,在山谷里我放肆地大口喘着粗气(那是累的,路太滑,费劲),大声地呼喊(那是宣泄)。平时五十分钟路程,那次我足足走了两个多小时,登上山顶的那一刹那,能感觉到的,除了耳边的那风声就是自己的心跳声了,世界是凝固的,时间是停止的。心里还有那么一点点成就感,还有一点点征服感。脑子里又创出一条洛桑丹曲的格言:要摆平别人先摆平自己。

箭扣杨二杨二的小院是简朴的,但对于我们来自喧嚣城市的人们来说,它是温馨和宁静的,坐北朝南,背对这个地区最高的山峰----黑坨山(海拔1534米)。门口那棵迎客松是杨二家的标志,树下是一小停车场。杨二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2020。他经常挂在嘴边上的口头禅是:“不赖”(不错的意思)。杨二是知足的。我没有替杨二做广告的意思,因为,这里有我很多的感情在里面,你试想:曾经不认识的人,老在一起能没感情吗?况且,盘着腿坐在热炕上,炕上支一小饭桌,喝着牛二,享受着杨二烤的虹鳟鱼、肉串,还有杨二媳妇烙的葱花饼,杨二妈妈熬的棒碴子粥。在城里待时间长了,你能不闹腾着再去一趟吗?我的朋友中间,已经有人说我是杨二家的股东啦!因为,下周我又要去啦!

 

 

                       洛桑丹曲     北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箭扣杨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