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之旅——喀什高台民居

标签:
新疆喀什高台民居(2009年8月) |
分类: 摄影 |
高崖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存在,在历史上相传名将班超、耿恭在此留下足迹。公元九世纪中期喀喇汗王朝时,就把王宫建在这个高崖北面坡上。历史上高崖北坡与南坡都是在一起的,是一条长一千多米,高30—50米北南走向的高崖,后来被洪水冲出一个大缺口,从此南北割断,就形成了现在各自分割的两个高崖,南崖就是现在的高台民居。
喀什高台民居建在喀什噶尔老城东南端地势最高的黄土高崖上。该民居长达数百米,现有居民603户,人口2450多人,全都为维吾尔族。
高台民居的房屋是用泥巴和杨木搭建而成的。木头去枝之后,没有刨削加工,直接用来架构和支撑屋顶、阁楼和阳台。整个街区看上去都是晃晃荡荡、松松垮垮的。但据说这里的房子都很牢固,许多房子都已有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
高台民居内的小巷四通八达,像迷宫一样,如果没有导游带领,不熟悉的游客一定会迷路。因此,老城的铺砖也很有讲究,六角形砖路表示“前路通畅”,长方形砖路表示“此路不通”。
这里的维吾尔族人世代聚居,家族人口增多,增建的房间占去院落的一部分,再沿墙体扩建加高一层甚至两层。房子顺着山势,室内外空间布置不受对称等概念的束缚,充分利用地形和空间,错落有致。后来又出现了巧妙的“过街楼”,从二楼跨街过巷搭过对面,既不影响楼下行人行走,也不影响楼上人居住。
住室内不设木床,几乎都睡在土坑上。土坑占去整个面积的一半或三分之二。墙壁上则建有敞开式的墙壁柜,有许多层,放置生活用品。客厅墙壁上壁柜更有伊斯兰建筑装饰风格。多为拱形,大小不同的壁龛,数层不等。四周有维吾尔传统的石膏花边图案。
http://s16/middle/5b44dafcx74c532580c4f&690
http://s2/middle/5b44dafcx74c53609e991&690
http://s6/middle/5b44dafcx74c53629b3f5&690
http://s15/middle/5b44dafcx74c53a6e1b9e&690
http://s5/middle/5b44dafcx74c5363929f4&690
http://s2/middle/5b44dafcx74c536294041&690
http://s16/middle/5b44dafcx74c53277eaaf&690
http://s5/middle/5b44dafcx74c53619af64&690
http://s6/middle/5b44dafcx74c53a6da0c5&690
http://s5/middle/5b44dafcx74c53a5def54&690
http://s16/middle/5b44dafcx74c53a5e1dff&690
http://s6/middle/5b44dafcx74c53a5e3425&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