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王洞(一)

(2009-03-20 14:01:00)
标签:

安徽

池州

大王洞

分类: 摄影

 

    位于池州城西南58公里处的大王洞,是池州众多风景名胜中的一朵奇葩。说起大王洞的来历,有一则神奇的传说流传至今。相传,盛极一时的唐王朝衰亡之后,五代十国群雄纷起,天下大乱,战火遍及神州大地。宋太祖赵匡胤在马背上南征北战十八载,逐个平灭了诸雄,统一了天下。但是,北汉(后汉)刘承钧继承了高祖刘知远的年号“乾祐”,以“汉室正宗”自居,称“忠祐大王”,仍坚持抵抗,统率十万大军与赵匡胤恶战,终因后汉江河日下,兵老士衰,寡不敌众,败退至秋浦青螺山一带(今贵池区牌楼镇穿山村的穿山畈),陷入四面环山的绝境。刘承钧所率残兵,前进无路,后有追兵,欲退不能。就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年,突然,林家祠堂门口的一条白狗,蓦地四脚腾空而起,顿时狂风大作,天昏地暗,大雨倾盆,雷电交加。只见百犬在半空中化作一条白色巨龙,一头青螺山撞去,只听“轰”的一声句响,迸出满天火花,一道白光穿山呼啸而去,在青螺山下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岩洞。忠祐大王绝处逢生,喜出望外,赶紧领兵进洞避险。宋兵冒雨追击,迟迟赶到,不见汉军十万兵马的踪影,只见洞口仙气悠悠,洞中险关重重,凶险莫测,不敢贸然进击,吓得退兵而遁。故而当地人称这山谷盆地为“穿山畈”,叫这个村庄为“穿山村”,尊这穿山洞为“忠祐大王洞”,俗称“大王洞”。  
    洞户千年叫不开,白云无主自徘徊。只因种玉人归后,一闭春风待我来。大王洞,古称“穿山洞”。因北宋诗人滕宗谅(字子京)与梅尧臣(字圣俞)在此洞赋诗唱和而名传千古。

    大王洞主洞长2200米,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是以水景石景相交融的大型溶洞。洞内规模宏大,景色旖旎,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莲花等千姿百态。进口洞海拔135米。出口洞海拔65米。起伏变化大。河水落差达70米,因而洞内形成瀑布、水帘喷泉、碧潭等水景奇观。全洞由大天潦、小天潦和大王洞三洞呈"丁"字形组成的巨型溶洞,规模宏大,奇景天成,堪称"洞中大王"。是安徽省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是秋浦仙境的一块奇异的瑰宝。
    大王洞风景区由“天桥奇观”、“神仙河谷”、“大王洞府”(包括凤殿、龙厅、银河、仙园〔小天潦〕、瑶池〔百穿山洞〕)和大王湖四大景区组成。是一个容山、水、洞于一体的庞大的艺术珍品。
    大王洞一期工程:天桥奇观、神仙河谷和洞府申的凤殿、龙厅等景区,于1987年5月1日竣工开放;2001年贵池区人民政府进行二期工程开发,全洞贯通后,整个景区雄伟、险峻、清幽、神奇,令人流连忘返,叹为观止。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池州夜景
后一篇:大王洞(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