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文诗两首及诗话

(2016-03-15 06:29:08)
标签:

非马

散文诗

诗话

休斯敦诗苑

第三期

分类: 转载

散文诗两首及诗话发表于《休斯敦诗苑》第三期,2016年2月

 


 

单独同暴风雨搏斗了一整个下午,折损了不少枝叶却依然挺直腰干的树对自己说:现在我可不愧为树了。
说罢便恬然隐身入林成为风景。

 

杜鹃花


淡淡的三月天
杜鹃花开在山坡上
杜鹃花开在小溪旁...


一大早,听到有圆润歌喉的妻子,在厨房里轻轻哼起这支熟悉又遥远的曲调,他便
知道,前些日子从超市买回来的盆栽,那些含苞待放的杜鹃花,终於绽开了

 

都四月了,芝加哥却仍在下雪,暖气不停地吹。而从电视里日夜喷出的燎原战火,
从三月一路延烧过来,更使他感到彻骨的寒。看到杜鹃花苞垂头丧气的样子,他想,杜鹃花大概也同自己一样,移植多年,才突然感到水土不服吧

 

但杜鹃花终於还是开了。电视上报导战事得利,国内民意支持度节节攀升   

 

      淡淡的四月天
      杜鹃花开在盆栽里...
 
 
 
【非马诗话】

*以为新诗必须有固定的形式,进而期望所有诗人都遵循这形式写作,是徒劳的。现代生活这麽复杂,变化这麽快速,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生活丶思想与感情,即使是同一个人,今天与昨天,甚至这一刻与前一刻,都不会相同。

*诗的音乐性很重要,但音乐性应该是指内在的丶和呼吸一同起伏的自然的律动,不是指缠脚的韵。我每次读到押韵的诗时,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心里头只记挂着下一个韵脚。这就大大地减低了诗直接进入心灵的可能性。

*许多诗人现在都知道了传统的重要。一个文化传统里,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与反省的东西,包括正面的和反面的。但重视传统并不是要我们回到过去的时代里去。除非是写历史的诗或不得已的借古讽今。

*没有人人非写不可的题材,也没有人人不可写的题材。国家大事可写,个人小事更可写。现实可写,超现实或非现实也可写。要紧的是对题材有独特的体验与感受。让大家各适其所适,各长其所长,写出最好的诗来。

*诗要感动人,特别是要感动许多人,必须同大多数人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与现实世界紧紧结合。诗的现实是诗人用敏锐的眼悲悯的心,对宇宙人生历史社会的事事物物,经过深刻的观照与反省,所凝聚成的令人心颤的东西。
我很同意「诗人应为受苦的弱小者说话」的说法。成功快乐的人,本来就不需要人替他们说话。诗人替弱小的受苦者打抱不平说几句公道话,披露黑暗,这种对人类社会进步有绝对必要的工作,确实值得有抱负有胆识的诗人去从事。

*自己不熟悉的题材不写,没有真正的感受不写,没有新意不写,文字游戏不写,应酬诗不写,不诚实的诗不写,没有超越前人或自己的诗不写。即使写了,也不要轻易发表。即使要发表,也要等墨汁干了,多读两遍满意了才送出去。

*我一向坚持诗人要过正常人的生活。在日常生活方面,该同平常人无异。不同的是他的胸襟丶思想与艺术。诗人必须到太阳底下去同大家一起流血流汗,他必须成为社会有用的一员,然後才有可能写出有血有肉的作品,才有可能对他所生活的社会及时代作忠实的批判与记录。

*一个关怀社会丶勇於面对现实的诗人,即使发出的是他自己个人内心的声音,但在这声音里面必然也包含了大众的心声,因此便不至於虚幻得令人不知所云,或无从共鸣。

*一首好诗,是一首演出的诗。诗人只提供一座舞台,一个场景,让读者的想像随着诗中的人物及事件去发展,去飞翔。不说理,不自以为是地擅作阐释或下结论。这样的诗是活的诗,是不断成长的诗。

*有创作经验的人大多知道,艺术这东西,特别是诗,脆弱无比。在制作过程中,只要有了杂念,随时都有爆裂粉碎的可能。

艺术家(包括诗人)的基本任务是为人类提供新颖的东西:新颖的叙述方式,新颖的视角,新颖的意义,新颖的美。一味摹仿名画不可能成为画家,一味抄袭名句不可能成为诗人。不创新便不配被称为艺术家,也永远进不了历史,这是可断言的。一个有抱负的诗人绝不甘心只做个追随者,他必须努力把话说得跟前人不同,并且试着说得更好。

我们都知道,在一个社会里,如果中层阶级(不太穷又不太富的小康阶级)的人口占大多数,这个社会通常会比较稳定。我想我们的诗坛也需要这样一个中层阶级。这个处在两极之间的诗人群,将遵循中庸之道(既不太保守也不太激进),用扎实的创作成果来构成诗坛的主流。主流之外,当然也需要有勇於冒险敢作试验的前卫诗人群。但前卫诗人群只是也只能是少数(不可能人人都去充当先锋),而且他们必须出身於诗的中层阶级,才有足够的历练与胆识来从事有意义的探索。而诗的百万富翁——高瞻远瞩丶着作等身的大诗人——也只能从中层阶级里脱颖而出,而不是在一夜之间突然暴发起来的。

文以载道的时代当然早已过去,但如果一个诗人的作品不能引起人们对苦难者的同情与怜悯丶或对大自然的喜爱;不能激励人们的精神向上,或带给人们温暖慰藉;不能促使人们向往自由与光明,并在他们的内心深处点燃希望,觉得活着真好;无法扩展人们的视野丶加深对人性的了解并为人类的文明增添财富;如果这个诗人只知道盲目地追逐时髦,不分青红皂白地从事破坏颠覆,甚至鼓动带领人们走向分崩离析丶猜忌冷漠丶孤绝黑暗的心灵境地,我们要这样的诗人干什麽?

我不相信,新的现代诗语言,非艰深晦涩或分崩离析不可。一个有创意的诗人,必可从日常生活里提炼出人人能懂丶却也能使每个人都有所得有所感的时代语言。用歇斯底里丶支离破碎的语言来表达一个理想破灭或被现实逼得走投无路的人的心境,当然未尝不可。但对一个纯真的微笑或一朵晨光下含露脉脉的鲜花,我们也有必要照样地施以无情的折磨与宰割吗?

作为一个现代诗人,当然应该也完全有权利为自己而写。我不担心为自己写作的结果会使作者同社会脱节或造成自我封闭。如果一个诗人不是生活在梦幻里,而是把双脚坚实地插入现实,同群众一起呼吸,深切地感受到时代脉搏的跳动,却又能清醒地保持自我的信念与面目,不随波逐流甚至丧失自我。那麽他为自己小我所写的东西里面,一定会有大我的存在,无需特别去强调标榜。

我毫不怀疑文学艺术在现代生活里所能扮演的有用角色。在人际关系日趋冷漠的物化世界里,文学艺术有如清风甘露,滋润并激荡人们的心灵,引发生活的情趣,调剂并丰富人们的生活。作为文学精华的诗,更该如此。而为了拉近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诗人可以要求读者加把劲跟上,但读者也有权利要求诗人别尽耍花样,放着康庄大道不走,却抢着带头兜圈子,走泥泞的小路。

也许有人会因为我曾说过「诗是以最经济的手法,表达最丰富感情的一种文学形式。诗人的任务是以最少的文字,负载最多的意义,打进读者的心灵最深处」的话,而以为我在以『短』取诗,觉得越短的诗越好。其实不尽然。短与精简根本是两回事。一首短短几行的诗里可能仍存在着许多不必要的字句;而艾略特的名诗『荒原』长达434行,在我看来依然是一首精炼的杰作。诗的语言应该同内容密切配合。一首缠绵的爱情诗与一首有泥巴味的乡土诗所使用的语言与形式当然有所不同。

诗贵含蓄。一首成功的诗总带有多层的意义及足够的空间,让读者各凭自己的生活体验,去选择去想像去填补去完成去共享创作的乐趣。诗不是电器使用说明书,我们不能太执着,要求它把话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首好诗应该能带给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空下以不同的感受。一旦把诗意固定套牢,这首诗便不再继续成长而变成一首僵化的诗。这就是为什麽一个真正聪明的诗人,通常不愿强作解人,去解释自己作品的原因。

我毫不怀疑文学艺术在现代生活中所能扮演的有用角色。在人际关系日趋冷漠的物化世界里,文学艺术有如清风甘露,滋润并激荡人们的心灵,引发生活的情趣,调剂并丰富人们的生活。作为文学精华的诗,更是如此。

通常一首好诗能为我们唤回生命中快乐的时光,或一个记忆中的美景。它告诉我们,这世界仍充满了有趣及令人兴奋的东西。它使我们觉得能活着真好。

*诗不同於小说或散文,主要是因为它的多义性。一首耐人寻味的诗,往往具有多层次的意义。如果一首诗只有一个浅显固定的意义,那麽在我们读过一两次之後,便显得乏味,很难引起我们再去读它的兴趣了。

*一首成功的诗同一幅隽永的水墨画一样,需有足够的留白,让不同的读者,或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与心境下,产生不同的反应与感受。根据各自的背景与经验,读者可把自己的想像与解释加诸於一首诗,从而共享创作的乐趣。从这个意义上讲,一首诗必须有读者的参与及合作,才得以完成。

 

 

 

散文诗两首及诗话

散文诗两首及诗话

散文诗两首及诗话

散文诗两首及诗话

散文诗两首及诗话

散文诗两首及诗话

散文诗两首及诗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