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非马双语短诗鉴赏:《马年》
(2014-03-03 02:25:52)
标签:
转载 |
马年
非马
任尘沙滚滚
强劲的
马蹄
永远迈在
前头
一个马年
总要扎扎实实
踹它
三百六十五个
笃笃
YEAR OF THE HORSE
William Marr
A dashing horse
is always one step
ahead
of the rolling dust
In the Year of the Horse
one ought to make
365
hoofbeats
[鉴赏]
“任尘沙滚滚,强劲的马蹄,永远迈在前头。”
小诗的第一小节,便用16个汉字,绘一幅骏马奔腾图。
“任尘沙滚滚”,乃画之背景:正衬奔马之力度。于是,
乃有“强劲的马蹄”;于是,
那马蹄“永远迈在前头”。
接着,第二个诗节:“一个马年,总要扎扎实实踹它三百六十五个笃笃。”
似为马年之决心
与誓言。
马年说马,常由马及人。
因此,骏马奔腾,乃暗示人之奔腾。
“一个马年”、“总要”、“扎扎实实”、“踹”等,措词干净、利落、有力。
“三百六十五”,正是结结实实的“一个马年”。
最后的“笃笃”,乃为拟声,单独成行,凸出显著。
马蹄之声,常有描写,却不见得一定“笃笃”。例如,
郑愁予在《错误》中写道:“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用的便是“达达”。
《错误》写闺怨,“达达”缠绵情;《马年》表决心,“笃笃”通笃定。
《错误》用“达达”,《马年》用“笃笃”,各得其所,不可易更。
“三百六十五个笃笃”,意指三百六十五个充实而不虚废的日子。
因此,小诗最后的“笃笃”,
乃为《马年》之回声。
来看英译,第一小节:
A dashing horse is always one step ahead of the rolling dust.
对应汉语“任尘沙滚滚,强劲的马蹄,永远迈在前头。”
比较可知,“任尘沙滚滚”,本为状语,英译以the rolling dust出之,前置ahead of, 则又与汉语之“迈在前头”合而并之,可谓融合而贯通。
接下来,“永远迈在前头”中的“永远”,对应always;“迈在前头”,对应ahead of. 汉语“永远”与“迈在前头”相连,英译always与ahead of却分开,可谓分而治之,翻译技法中亦为常见。
英译第二小节:
In the Year of the Horse one ought to make 365 hoofbeats.
对应汉语:“一个马年,总要扎扎实实踹它三百六十五个笃笃。”
显然,“一个马年”,英语变成了“在马年”(In the Year of the Horse),英文字母大写,以示强调。“总要”,对应one ought to, 汉语无人称,英语却添加泛指的人称代词one, 语法要求所致。“总”字省却,因第一诗节已有always, 再用,则冗余;“要”,英语变成“应该”(ought to),乃语气吻合。
“扎扎实实”,英译找不到对应:省词而不省意,足矣。“踹”,英译make, 与其后的hoofbeats搭配,正好;如当真译为kick之类,则流于浅薄矣。
“三百六十五”,英译本可写作:three hundred and sixty five, 却以阿拉伯数字出之:无它,只为醒目之故。
最后的“笃笃”,对应英译hoofbeats(蹄声):如前所述,汉语“笃笃”,乃为拟声,英译单词,词性失其拟声,词义却含其声;另外,与之前“强劲的马蹄”中的“马蹄”遥相呼应。
综观全诗,汉语两节:5行加5行;英译两节:4行加4行。虽然减行,诗形未变;更重要的是,虽然减行,而诗意不减——这才是诗歌翻译的要旨。
(张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