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非马反响(之五)

标签:
转载 |
暑假期间,回到老家陪父母小居,找到廿余年前购买的一本书:
《台湾现代诗拔萃》;陶梁 选编;(广西桂林)漓江出版社;1989年1月第1版。
书共466页,其中收入非马先生的两首诗作:《夜笛》与《一千零一夜》。
有作者简介和诗歌简评。内容如下:
非马(1936—)
广东潮阳人,本命马为义。毕业于台北工业专科学校,1961年赴美留学,获马开大学机械工程硕士及威斯康辛大学核工业博士学位。长期在美国阿冈国家核研究所从事核发电研究。曾参加“笠”诗社,并获台湾1982年吴浊流文学奖,第二届笠诗奖翻译奖。有《在风城》、《非马诗选》等诗集出版。
夜笛
非马
用竹林里
越括越紧的风声
导引
一双不眠的眼
向黑夜的弄尾
按摩过去
一千零一夜
非马
听一个故事,杀一个妻
杀一个妻,听一个故事
这样的天方夜谭
幼小的我
竟深信不疑
人,总有长大的时候
诵一段经,杀一批异教徒
杀一批异教徒,诵一段经
这样的天方夜谭
现在的我
才深信不疑
人,总有长大的时候
[简评]
《夜笛》:非马的诗极为短小,这与他对诗的语言的要求有关:“诗的口语化不是把诗牵到幼稚园去唱游。一窝蜂用俚语写诗,同一窝蜂用谜语写诗的结果是一样的:诗坛的偏枯。一个字可以表达的,决不用两个字;前人或自己已使用的意象,如无超越或新意,便竭力避免。”他的要求尤其是后半部为一般人,包括他自己都很难达到,但至少他在向这方面努力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关于《狂笛》,评论家张汉良有如下分析:
“第一行的‘竹林’具有三重作用:(1)写实景;(2)作为笛子的换喻,点出题目;(3)作为按摩者行业的换喻。第二行的‘风声’至少有两个作用:(1)写凄冷的景,是一个触觉意象;(2)作为笛声音乐的暗喻,因为‘风声’与‘笛声’属性相同,范畴为一。第四行的‘不眠的眼’具有不眠的夜生活,以及瞎子的歧义。第五行的‘黑夜的巷尾’既写实景,复可抽象为盲者生命旅程的象征。此外,第四行的‘眼’,而非‘手’,竟作了按摩的主词,交代出凄凉的因(瞎)果(按摩)关系,此点正是所谓逻辑跳跃式切断。
这许多复杂的意义,用了不到三十字交代出来,换成单向直线运动或时间性的散文,非百字以上莫办,这正是文字密度的发挥。”
《一千零一夜》:非马在《我的诗路历程》中说自己的诗要“比现代更现代,比写实更写实。”所谓“现代”,可以看成具有很高的艺术性的表现。诗的语言精炼,机智,运用典故来阐述一种带有哲理性的观点,本身就是一种高超的技巧。
(见《台湾现代诗拔萃》第226-228页)
注:在《夜笛》诗行“越括越紧的风声”中,“括”字,为原文失误,当为“刮”字。“简评”中提到之《狂笛》,当为《夜笛》之误。
附录:此二诗之非马先生自译
NIGHT FLUTE(《夜笛》)
William Marr
Let the ever-rising pitch
of the wind
from the bamboo grove
lead
a pair of sleepless eyes
massaging
towards the dark end
of the alley
*Years ago in Taiwan, blind masseuses used to roam the city alleys, playing flutes made of bamboo in search of customers.
1001 Nights(《一千零一夜》)
William Marr
Hear a story, kill a wife
kill a wife, hear a story
this sort of Arabian Nights’ fairy tale
I actually took as gospel truth
when I was little
Sooner or later one grows up
Recite some scripture, kill some infidels
kill some infidels, recite some scripture
this sort of Arabian Nights’ fairy tale
only now do I take
as gospel truth
Sooner or later one grows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