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285.简论《非马艺术世界》的审美体验-刊北京市

(2012-07-11 22:37:14)
标签:

转载

[转载]285.简论《非马艺术世界》的审美体验-刊北京市

[转载]285.简论《非马艺术世界》的审美体验-刊北京市  
[转载]285.简论《非马艺术世界》的审美体验-刊北京市


[转载]285.简论《非马艺术世界》的审美体验-刊北京市

[转载]285.简论《非马艺术世界》的审美体验-刊北京市

[转载]285.简论《非马艺术世界》的审美体验-刊北京市

285.

 

 

 

简论《非马艺术世界》的审美体验-刊北京市朝陽區文化館《芳草地》2012年,第2期,總第48期,頁50-57. 及封面內頁明理畫  林明理 

 

 

 

--------------------------------

简论《非马艺术世界》的审美体验

                                         林明理 

                                

                

非马〈1936〉本名马为义,出生于台湾台中市,威斯康辛大学核工博士,曾任职美国阿冈国家研究所。六十岁退休后,专心于于文学艺术创作,更积极地体验人生。他曾在芝加哥及北京举办过多次画展,引起很大的注目与回响。目前定居芝加哥。在人们的心目中,非马是个离台只身在美国奋斗的游子,却有「核子诗人」博士之称,在科技及文学艺术等各方面,都有很丰富的成果。他有质朴、优雅的笑容;自始至终都保持着自己高度的洞察力及敏锐的感觉,以独特的视角、幽默的哲思、与诗句的简洁凝炼见长。当他六十岁,自阿冈研究所提早退休后,开始去接受艺术的熏陶,除了写诗翻译外,也做雕塑及绘画,缔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更进而视真理为生命,不断地超越自我,描绘出一幅勇者的画像。

●诗风清澈  真情至性

〈蓝色小企鹅〉是非马写的一首温馨可爱的诗,它的英文版最近发表于〈基督教箴言报〉。它为什么特别感人?原因就在于诗人爱护自然、保育动物、歌颂人间真善美,写出了这样可以唤醒人心的诗句,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被禁止闪光的眼睛

根本无法分辨

他们是从无边的大海

或黑夜的后台

走出来的

 

不喧哗

不争先恐后

这些听话的幼稚园孩子们

列队鱼贯上台

白胸的戏装

在昏暗的灯光下

隐约闪亮

 

无需任何台词

或表情动作

他们用蹒跚的脚步

一下下

踩湿了

台下凝注的眼睛

 

─〈蓝色小企鹅 澳洲游记之一〉

 

 

此诗以诚心真情描绘出一个个深深被小企鹅的演出所感动的表情;在思想的深化上,不失为一划时代杰作。我们不禁感叹造物的神奇,这种美丽的画面让人无法形容,因为它是从诗人心中有爱发出,其光芒足以掩盖小企鹅表演动作上的笨拙或蹒跚的步履的小缺憾,反而造成一种真正的美丽!一颗沉静清明的心灵、一个无邪纯真的笑颜或一滴感激的泪水,都是难得的,尤其在这个利益熏心的社会里。现实的压力下,对某些遗失闲情逸致的人们来说,已失去许多浪漫主义的色彩;如果能在忙碌时间的接缝中,与家人经过一番心灵的洗礼,恢复了赤子心,在旅游中深知人间有爱,勇于付出关怀,方能拥有更多喜悦。看那上帝的造物,是如此的美好!这是从小企鹅身上所得到的启示。

 

非马在退休后转向美和艺术,从中获得审美体验与观照。〈桥〉这首富于哲理的七行小诗,即将被收录于英国牛津大学出版部出版给国际学生使用的英文课本里;暗喻惟有联系两岸的桥,才能无远而弗届:

 

隔着岸

紧密相握

 

我们根本不知道

也不在乎

是谁

先伸出了

 

这首小诗令我爱不释手、反复思量,其内涵的意义是,国际间,不论来自何方,真正友谊的桥梁,建构在爱与被爱中;如能关爱别人,也将得到别人的关怀。每个人的心中,都存有一座心桥,只要先诚挚地伸出友谊之手,连结心桥,爱,不分彼此,不分先后,不分远近,也不分种族肤色;我们所需要的是,能先释出一份暖暖的温情,来拉近彼此距离。因为我们同是地球的一份子,每个生命体,渺小而短暂,更应紧密相连,本着互助的襟怀去爱朋友或邻国,这个世界将显现更光明的一面。爱,可以转动世界,这也正是诗人最真诚的告白与期待;如能达到这个境界,心灵的交流,就能畅通无阻,人类社会和谐方有可期。

 

〈黄山挑夫〉是一首令人热血澎湃又不能忘却的好诗,抒发的尽是诗人向人们展示黄山挑夫的辛劳、身临其境的体察,真正形成了非马人格与诗作的大气魄:


使

沿








...

 

在黄山顶上看挑夫从一阶阶的云梯爬上来,本来不是奇事;但是我们注意到诗人本身充满了博大的爱,对大地的爱、亲友的爱、民族的爱、小市民的爱,对挑夫的悲悯之情抒写得淋漓尽致,更增添了一种令人咀嚼回味的辛酸。

 

黄山是中国数一数二的风景胜地,也是世界遗产之一;参差林立的怪石,千万株丘壑之间的苍松,随着山风汹涌翻腾,云海如白浪滔天,在群峰中乍隐乍现,堪称为三大奇景。而黄山挑夫的工具有三:扁担、叉子和绳索,每个挑夫几乎挑起近九十公斤物品;如果是雨雾来临,山路崎岖不平难行,挑夫根本无浪漫可言。他们一步一脚印,恰像一匹马驼着重载般,拼命地、吃力地往上爬;晨光照着他们充满皱纹的脸庞,肩担一生的风雨与苍凉,映照出一幅力与美交织的画面……诚然,命运总是以多样化的形貌磨练人心,挑夫虽然汗流浃背、辛苦地养家糊口,是一辈子劳累的宿命,但也因其担当,尽管责任越沉重,他们的脚步却越稳健;而沿途摇响的脚步声,吶喊出挑夫内心的精神力量,让诗人与天地为之动容震撼。在多数游客无视于挑夫的劳力、只在乎拍摄眼前的美景的映照下,诗人的关怀之心在我们心中产生另一种滋味,另一种激荡,也使我们对生命的体验大大加强了。

●画境新奇  风雅高远

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曾说:「艺术是永恒的,生命却是短暂的」。研究非马艺术创作的源起可回溯到去年自己开始对诗艺的兴趣,特别是在进一步钻研后,平日我写诗之余,也喜欢绘画,而这些经验在在都加深了我对非马的认识与了解。

 醉汉  12.7 × 17.8 cm   丙烯   2006

 

比如这幅〈醉汉〉,构图简约俐落,视觉倾向于空蒙雅致的现代主义色彩。静态的月影与诗人的永不停息的生命动力达成了某种契合;从画中的原型情境不难看出非马的情感体验,能强烈地唤起诗人的精神故园。其真正有力量的是隐藏在诗人心灵深处的审美知觉,将对祖国乡愁与仿徨,结为记忆,形成具有双层意蕴的象征。这样造成的孤寂,富于无以伦比的悲愁,也能给人一种江流浩渺、空旷中的恬静的感觉。

 贵妃醉酒   30.5× 40.6 cm    混合材料  2007 

非马画风自由活泼、喜欢有生命力的感觉,也不模仿各门派。虽然这些原来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经过他的描绘,好像忽然有了更深长的意涵。〈贵妃醉酒〉是很有突破性的创造,也是女性构图其中最为突出醒目的一幅;很轻易地触动观者潜在意识的感动力,颜色之间的彩度,极具微妙之处。可能有意以暗示画中女子醉后的千姿百态,造型很特别、大胆,神情也十分有趣,使人看了有一种栩栩如生的感觉,开发出特殊的艺术趣味,也带来欢畅的气氛。

 青春灿烂  35.6x43 cm  丙烯  1991

 

诚然,艺术只有存在于创作者处于清明、沉潜的心灵,方能自然地呈现强有力的意象。非马追求的既不是女子青春时期妩媚的表相,而是注重艺术最深切的功能,在于表现一种切近生活的情感诗韵。〈青春灿烂〉唤醒了诗人潜藏的记忆,画中女子热情亲切,这幅画被选为非马散文集《凡心动了》的封面,最奇异之处在强烈的色彩交织、有某些特殊的美国风情,显出女子甜美高尚的微笑,让人感受到女子散发出的智慧,潜藏在画的底蕴中。

●诗艺奇崛与美的发现

迄今,非马仍马不停蹄地勤于创作,完全是因为他个人的学养以及拥有一股年轻人的积极奋斗精神。去年底花城出版的《非马艺术世界》,是结合诗艺图文翻译的晚年力作,彩色印刷、内容丰美。除了作者做出生动的旁白描述,使艺术效果大为增强外,其优美独特的意象也层层迭现;诗人内心澎湃的情怀,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在会心的一笑之后,也深深进入思索。

 

非马也是位优秀的翻译家、艺术家。作品多呈现出天趣盎然与自在的风貌,流露出他独特的艺术魅力,故而能在芝加哥及海外展览中结成丰硕的果实,连同诗艺受到人们的推崇。他对现代艺术带有浓厚的兴趣,除了绘画,也制作了一些雕塑,造型抽象中有一股亲切的质感与沉潜的风格。我认为,非马艺术有两重意义:其一,它代表了追求身心和谐、完美人生的具体典范;其二、它象征了崇尚自然的美的创新表现。人们只要有机会接触到他的作品,必会被吸引而进入他的艺术世界,共享他辛勤创作的成果。

 

花城出版社
201011月版
编着:唐玲玲 周传民

--2012.1.1

〈本文作者为台湾著名女诗人〉

 

 

 

 

--------------------------------

簡論《非馬藝術世界》的審美體驗

                                        ◎ 林明理 

                                

                

非馬〈1936〉本名馬爲義,出生於臺灣台中市,威斯康辛大學核工博士,曾任職美國阿岡國家研究所。六十歲退休後,專心于於文學藝術創作,更積極地體驗人生。他曾在芝加哥及北京舉辦過多次畫展,引起很大的注目與迴響。目前定居芝加哥。在人們的心目中,非馬是個離台隻身在美國奮鬥的遊子,却有「核子詩人」博士之稱,在科技及文學藝術等各方面,都有很豐富的成果。他有質樸、優雅的笑容;自始至終都保持著自己高度的洞察力及敏銳的感覺,以獨特的視角、幽默的哲思、與詩句的簡潔凝煉見長。當他六十歲,自阿岡研究所提早退休後,開始去接受藝術的熏陶,除了寫詩翻譯外,也做雕塑及繪畫,締造一個屬於自己的藝術世界,更進而視真理爲生命,不斷地超越自我,描繪出一幅勇者的畫像。

●詩風清澈  真情至性

〈藍色小企鵝〉是非馬寫的一首溫馨可愛的詩,它的英文版最近發表於〈基督教箴言報〉。它爲什麽特別感人?原因就在於詩人愛護自然、保育動物、歌頌人間真善美,寫出了這樣可以喚醒人心的詩句,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被禁止閃光的眼睛

根本無法分辨

他們是從無邊的大海

或黑夜的後臺

走出來的

 

不喧嘩

不爭先恐後

這些聽話的幼稚園孩子們

列隊魚貫上臺

白胸的戲裝

在昏暗的燈光下

隱約閃亮

 

無需任何臺詞

或表情動作

他們用蹣跚的脚步

一下下

踩濕了

台下凝注的眼睛

 

─〈藍色小企鵝 澳洲遊記之一〉

 

 

此詩以招恼媲槊枥L出一個個深深被小企鵝的演出所感動的表情;在思想的深化上,不失爲一劃時代傑作。我們不禁感嘆造物的神奇,這種美麗的畫面讓人無法形容,因爲它是從詩人心中有愛發出,其光芒足以掩蓋小企鵝表演動作上的笨拙或蹣跚的步履的小缺憾,反而造成一種真正的美麗!一顆沉靜清明的心靈、一個無邪純真的笑顔或一滴感激的淚水,都是難得的,尤其在這個利益熏心的社會裏。現實的壓力下,對某些遺失閑情逸致的人們來說,已失去許多浪漫主義的色彩;如果能在忙碌時間的接縫中,與家人經過一番心靈的洗禮,恢復了赤子心,在旅遊中深知人間有愛,勇於付出關懷,方能擁有更多喜悅。看那上帝的造物,是如此的美好!這是從小企鵝身上所得到的啓示。

 

非馬在退休後轉向美和藝術,從中獲得審美體驗與觀照。〈橋〉這首富於哲理的七行小詩,即將被收錄於英國牛津大學出版部出版給國際學生使用的英文課本裏;暗喻惟有聯繫兩岸的橋,才能無遠而弗届:

 

隔著岸

緊密相握

 

我們根本不知道

也不在乎

是誰

先伸出了

 

這首小詩令我愛不釋手、反復思量,其內涵的意義是,國際間,不論來自何方,真正友誼的橋梁,建構在愛與被愛中;如能關愛別人,也將得到別人的關懷。每個人的心中,都存有一座心橋,只要先論吹厣斐鲇颜x之手,連結心橋,愛,不分彼此,不分先後,不分遠近,也不分種族膚色;我們所需要的是,能先釋出一份暖暖的溫情,來拉近彼此距離。因爲我們同是地球的一份子,每個生命體,渺小而短暫,更應緊密相連,本著互助的襟懷去愛朋友或鄰國,這個世界將顯現更光明的一面。愛,可以轉動世界,這也正是詩人最真盏母姘着c期待;如能達到這個境界,心靈的交流,就能暢通無阻,人類社會和諧方有可期。

 

〈黃山挑夫〉是一首令人熱血澎湃又不能忘却的好詩,抒發的儘是詩人向人們展示黃山挑夫的辛勞、身臨其境的體察,真正形成了非馬人格與詩作的大氣魄:

每 一 步
都 使 整 座 黃 山
嘩 嘩 傾 側 晃 動

側 身 站 在 陡 峭 的 石 級 邊 沿
我 們 讓 他 們 粗 重 的 擔 子
以 及 呼 吸
緩 緩 擦 臉 而 過
然 後 聽 被 壓 彎 了的脚幹
向 更 深 更陡的山 中
一 路 搖響過去

苦 力
苦 哩

苦 力
苦 哩

苦 力
苦 哩 ...

 

在黃山頂上看挑夫從一階階的雲梯爬上來,本來不是奇事;但是我們注意到詩人本身充滿了博大的愛,對大地的愛、親友的愛、民族的愛、小市民的愛,對挑夫的悲憫之情抒寫得淋漓盡致,更增添了一種令人咀嚼回味的辛酸。

 

黃山是中國數一數二的風景勝地,也是世界遺産之一;參差林立的怪石,千萬株丘壑之間的蒼松,隨著山風洶湧翻騰,雲海如白浪滔天,在群峰中乍隱乍現,堪稱爲三大奇景。而黃山挑夫的工具有三:扁擔、叉子和繩索,每個挑夫幾乎挑起近九十公斤物品;如果是雨霧來臨,山路崎嶇不平難行,挑夫根本無浪漫可言。他們一步一脚印,恰像一匹馬駝著重載般,拼命地、吃力地往上爬;晨光照著他們充滿皺紋的臉龐,肩擔一生的風雨與蒼凉,映照出一幅力與美交織的畫面……杖唬總是以多樣化的形貌磨練人心,挑夫雖然汗流浹背、辛苦地養家糊口,是一輩子勞累的宿命,但也因其擔當,儘管責任越沉重,他們的脚步却越穩健;而沿途搖響的脚步聲,吶喊出挑夫內心的精神力量,讓詩人與天地爲之動容震撼。在多數遊客無視於挑夫的勞力、只在乎拍攝眼前的美景的映照下,詩人的關懷之心在我們心中産生另一種滋味,另一種激盪,也使我們對生命的體驗大大加强了。

●畫境新奇  風雅高遠

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曾說:「藝術是永恒的,生命却是短暫的」。研究非馬藝術創作的源起可回溯到去年自己開始對詩藝的興趣,特別是在進一步鑽研後,平日我寫詩之餘,也喜歡繪畫,而這些經驗在在都加深了我對非馬的認識與瞭解。

 醉漢  12.7 × 17.8 cm   丙烯   2006

 

比如這幅〈醉漢〉,構圖簡約俐落,視覺傾向於空濛雅緻的現代主義色彩。靜態的月影與詩人的永不停息的生命動力達成了某種契合;從畫中的原型情境不難看出非馬的情感體驗,能强烈地喚起詩人的精神故園。其真正有力量的是隱藏在詩人心靈深處的審美知覺,將對祖國鄉愁與徬徨,結爲記憶,形成具有雙層意蘊的象徵。這樣造成的孤寂,富於無以倫比的悲愁,也能給人一種江流浩渺、空曠中的恬靜的感覺。

 貴妃醉酒   30.5× 40.6 cm    混合材料  2007 

非馬畫風自由活潑、喜歡有生命力的感覺,也不模仿各門派。雖然這些原來在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經過他的描繪,好像忽然有了更深長的意涵。〈貴妃醉酒〉是很有突破性的創造,也是女性構圖其中最爲突出醒目的一幅;很輕易地觸動觀者潛在意識的感動力,顔色之間的彩度,極具微妙之處。可能有意以暗示畫中女子醉後的千姿百態,造型很特別、大膽,神情也十分有趣,使人看了有一種栩栩如生的感覺,開發出特殊的藝術趣味,也帶來歡暢的氣氛。

 青春燦爛  35.6x43 cm  丙烯  1991

 

杖唬囆g只有存在于創作者處於清明、沉潛的心靈,方能自然地呈現强有力的意象。非馬追求的既不是女子青春時期嫵媚的表相,而是注重藝術最深切的功能,在於表現一種切近生活的情感詩韵。〈青春燦爛〉喚醒了詩人潜藏的記憶,畫中女子熱情親切,這幅畫被選爲非馬散文集《凡心動了》的封面,最奇異之處在强烈的色彩交織、有某些特殊的美國風情,顯出女子甜美高尚的微笑,讓人感受到女子散發出的智慧,潛藏在畫的底蘊中。

●詩藝奇崛與美的發現

迄今,非馬仍馬不停蹄地勤於創作,完全是因爲他個人的學養以及擁有一股年輕人的積極奮鬥精神。去年底花城出版的《非馬藝術世界》,是結合詩藝圖文翻譯的晚年力作,彩色印刷、內容豐美。除了作者做出生動的旁白描述,使藝術效果大爲增强外,其優美獨特的意象也層層疊現;詩人內心澎湃的情懷,使讀者産生强烈的感情共鳴,在會心的一笑之後,也深深進入思索。

 

非馬也是位優秀的翻譯家、藝術家。作品多呈現出天趣盎然與自在的風貌,流露出他獨特的藝術魅力,故而能在芝加哥及海外展覽中結成豐碩的果實,連同詩藝受到人們的推崇。他對現代藝術帶有濃厚的興趣,除了繪畫,也製作了一些雕塑,造型抽象中有一股親切的質感與沉潛的風格。我認爲,非馬藝術有兩重意義:其一,它代表了追求身心和諧、完美人生的具體典範;其二、它象徵了崇尚自然的美的創新表現。人們只要有機會接觸到他的作品,必會被吸引而進入他的藝術世界,共享他辛勤創作的成果。

[转载]285.简论《非马艺术世界》的审美体验-刊北京市

 

花城出版社
2010
11月版
編著:唐玲玲 周傳民

--2012.1.1

〈本文作者為台灣著名女詩人〉

 

http://www.wretch.cc/blog/june12233/15903047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