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非马
非马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3,177
  • 关注人气:1,94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非马双语短诗鉴赏:《一四六九号房——亚特兰大旅馆》

(2012-07-09 09:39:45)
标签:

转载

这首诗是多年前到亚特兰大参加会议,一个人在旅馆里从圆突的玻璃窗内俯看城区的一点感触。我当时想到的是一个遥远的童年梦被囚在有玻璃窗的旅馆房间里,眼睁睁看着外头满院子的萤火虫在那里飞舞,但把整个城市想象成瓶子也许更富诗意。

一四六九号房——亚特兰大旅馆

非马

 

俯看

一城灯火

满院子的萤火虫

 

一个被囚的

遥远的仲夏夜梦

蠢动着

欲破瓶

而出

 

ROOM 1469 at a downtown hotel in Atlanta

William Marr

 

looking down

at a city of lights

a whole yard of fireflies

 

an imprisoned

midsummer night’s dream

tries desperately

to break out of the glass jar

and fly away

 

[鉴赏]

“俯看:一城灯火,满院子的萤火虫;一个被囚的遥远的仲夏夜梦蠢动着,欲破瓶而出。”

变成如此散文之后,诗意,似乎仍然不减。

再看诗题:《一四六九号房——亚特兰大旅馆》。

可知,所谓“俯看”,只是从亚特兰大旅馆的一四六九号房的俯看。

接下来,描写“俯看”所见之景。

“一城灯火”,显写灯火通明的夜景。

接下来,“满院子的萤火虫”,夜景便由笼统而变得具体了。以萤火虫来比喻灯火,新颖而富有动感。于是,那院子也明亮而晃动着——因为灯火的闪烁。

院子?谁家的?

仔细品味,可知所谓“满院子”,当为满城之意。

以院子喻城,方知诗人丰富而超凡之想象力。

在对“俯看”之景勾勒之后,诗人接着对城市的夜景进行细绘。

“一个被囚的遥远的仲夏夜梦蠢动着”——

仲夏夜梦,何以蠢动?概因萤火虫似的一城灯火的闪闪烁烁。

仲夏夜梦,何以被囚?概因萤火虫似的一城灯火,只是满院子窜动,活动范围受限。

“破瓶而出”,令人做联翩之浮想:破门而出、破土而出、破壳而出、破壁而出、破茧而出、破网而出、破水而出、破冰而出、破局而出……

这里的“瓶”字,新颖而贴切——整个亚特兰大市,就像那通体透亮的玻璃瓶一样。

其实,小诗不过写了从亚特兰大旅馆的一四六九号房的一次“俯看”而已,却具有如此浓浓的诗意。大家手笔,自可见出。

英诗散读:Looking down at a city of lights, a whole yard of fireflies, an imprisoned midsummer night’s dream tries desperately to break out of the glass jar and fly away.

回译汉语:“俯看一城灯火,满院子的萤火虫;一个被囚的仲夏夜梦,拼命试图从玻璃瓶子里逃逸飞出。”

与汉诗比较,可知大体对应,只有两处变通:

其一,“遥远的”被省译,不见了英文对应。仔细品味,可知所谓“遥远的”,汉语似乎只是为了韵律之美而用之,英译之时,若当真译出remotedistant之类,则显属冗余。如此省译,非诗人自译,则常常遭来诟病。

其二,“蠢动着”和“欲破瓶而出”对应tries desperately to break out of the glass jar and fly away(拼命试图从玻璃瓶子里逃逸飞出)。若是一般译者,定会将汉语“蠢动着”和“欲破瓶而出”分别译出,但在这里,诗人却合并译之,显示出不同于一般翻译的“另语重写”的优势来。

最后来看诗题:《一四六九号房——亚特兰大旅馆》对应ROOM 1469 at a downtown hotel in Atlanta. 其中的“亚特兰大旅馆”,对应英文a downtown hotel in Atlanta(亚特兰大闹市区的一家旅馆),表意更加具体和清晰。

(张智中)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