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非马双语短诗鉴赏:《每次见到》

(2012-04-17 11:38:33)
标签:

转载

我让 a good morning to you 成单独一节, 是有意造成两种可能的解读: 一是如这里所说的: "挤出一声早安"; 但更可读成: "and squeeze     // (this is) a good morning to you" .   Squeeze 后面留了那么多的空白,可见用劲之大, 时间之长, 它本身就是一种语言, 甚至比语言更亲切有力, 所以连动词"道"字也免了.

每次见到

非马

 

每次见到

春风里的小树

怯怯

绽出新芽

 

我便想把你的瘦肩

搂在臂弯里

挤扁

道声早安

 

EVERY TIME I SEE …

William Marr

 

Every time I see a little tree

budding timidly

in the spring breeze

I have an urge

to hold your thin shoulders in my arms

and squeeze

 

a good morning to you

 

[简评]

“每次见到春风里的小树怯怯绽出新芽,我便想把你的瘦肩搂在臂弯里挤扁,道声早安。”《每次见到》的散文读法,大概如此。撷取诗歌首行作为诗题,乃一常见之作诗法。

在汉诗中,“怯怯”二字单独成行,醒目强调之外,正生动地写出了小树绽出新芽时的状态,有拟人之效果。“我便想……”一出,便由对小树之爱或对新芽之爱,转向了对人之爱。而这种爱,在早春的季节里,随着新芽而萌芽,随着新芽而生长:清新、纯净。

那么,这里的“你”,究竟是“我”的什么人呢?也许是情人,也许是妻子,也许是女儿,也许是同性的好朋友、好同事。如此,世界便会充满爱;这般,爱便会充满世界。

英诗散读:Every time I see a little tree budding timidly in the spring breeze, I have an urge to hold your thin shoulders in my arms and squeeze a good morning to you. 回译汉语:“每次我看见小树在春风中怯怯地发出小芽儿,我就有种冲动:真想把你瘦小的肩膀搂在我的臂弯,然后向你挤出一声早安来。”

比较汉英,可见一处明显变通:汉语只说“道声早安”,英语却说squeeze a good morning (挤出一声早安):更加形象、更加生动。

汉语诗题《每次见到》,基本对应英文诗题EVERY TIME I SEE …只是英文添加了省略号。另外,汉诗为44行,两个诗节;英诗为61行,两个诗节。诗行的变化,还包括词语的重新组合,如汉诗中的“怯怯”独立成行,相应的英文timidly却与budding并归一行,而且有着语序上的调整。

最为显眼的,莫过于诗节的调整了:汉诗两个诗节,各自四行;英诗虽同为两个诗节,但第二个诗节却是单行成节——而且,a good morning to you中的a good morning用作上节动词squeeze的宾语,即形成了跨节。比之跨行,跨节的幅度更大,所带来的美学效果也更佳。

总之,在语词顺序和诗歌的建行设节方面,《每次见到》在汉英之间有着较大的变化。翻译的艺术,即变化的艺术。那么,如何变得更好而不是更糟,如何化得优美而见出机巧,当为译者的自觉追求。

(张智中)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