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有趣,在中国大陆,我常被当成「自己人」。多年前住北京饭店,一个侍者便曾对我的质问,理直气壮地回答说:「你又不是从外面来的,难道不知道国内的规矩?」
没有几个人会相信我已在美国待了四十年。这大概同我平时在谈话中很少夹杂英文词句有关。但也可能是我一向不太注重穿着,在我身上没有太多「洋气」的东西。「名牌」在我身上不但不能发挥它们贵重的效用,有时反而成为一种沉重的累赘与束缚。我常笑话一位购买了名车的朋友,每次总得找个边远的角落去泊车,怕受到别人车子的擦撞。做物质的奴隶我是不干的。
很自然地,在大陆,我自己也常忘记自己的「外宾」身份。多年前我曾应一个科技单位的邀请,到国内作短期的交流讲学。陪伴我的是一位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他说我是他接待过的最不摆架子的归国学人。我笑说大概是我没什麽架子可摆吧。
这次与朋友们组团回国旅游,在北京及西安,我们这群来自芝加哥的美籍华裔,却不只一次为「外宾」这个特权怪物冒火。
在中国,作为外宾似乎理所当然地享有特权。而这种特权并非外宾们自己要求或争取得来的。从好的方面看,它是中国人一向好客的表现。但它更可能是一种根深蒂固丶不可救药的媚外行为。
在故宫入口处,我们被要求把手提包及照相机拿到行李寄放处去存放。对这种大概是基于安全考虑的规定,我们当然无话可说。但当我们在故宫内看到许多洋人背着背包及照相机时,不免感到困惑甚至气愤。回到入口处一看,原来在进门的通道旁边另辟有待遇不同的「外宾通道」!而在参观天安门时,我们照样被告以不准携带背包及照相机上楼。冒着微雨跑去老远的地方缴费存放回来,却又看到外宾们照样背着背包及照相机昂然登楼!
这股受到差别待遇的鸟气终於在西安参观兵马俑时爆发了开来。在展厅里我们看到许多洋人(也有假洋人及有样看样的非洋人)高高举着照相机,用闪光灯劈劈啪啪对着兵马俑大拍其照,完全无视于入口处高高悬挂着的「不准拍照」的中英文告示。陪伴他们的导游不但不加以制止,反而怪我们团里的一些女士们多事,试图阻止他们的恩客们照相。而袖手旁观的管理员对我们「如不执行,便干脆把牌子取下来」的建议只翻了翻白眼,这就更激起了大家的义愤。只见我们的娘子军个个有如愤怒的狮子,一边用手或身体挡在照相机的镜头前面,一边张口作狮子吼:「你们都是些瞎子吗?难道没看到那边不准照相的牌子?」那景象真的使许多中外游客们震惊得目瞪口呆,也使我们在事後笑弯了腰,终於把眼泪都笑了出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