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馬及其現代詩研究--江慧娟碩士論文
(2011-03-01 19:43:17)
标签:
高雄師範大學江慧娟碩士論文林文欽研究非馬杂谈 |
分类: 评论非马 |
回顧台灣五十年代中期以至整個六十年代的現代主義詩潮中,現代派詩的創作相當活躍,出現了一批具有深遠影響的詩人;他們在借鑒西方現代主義的同時,也發展了自己鮮明的創作個性,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觀察及表現方式,因而各領風騷於臺灣文壇之上。如余光中、瘂弦、洛夫、羅門、紀弦、覃子豪、葉維廉、鄭愁予、商禽、葉珊、周夢蝶、白萩、管管、方莘等人,皆備受台灣詩壇所重視和推崇。而七十年代至今,不論先前所著重者在於「橫的移植」亦或是「縱的繼承」,現代詩創作的趨勢卻在於,詩人是否將西方現代主義、藝術理論的運用,完美嵌合於個人獨特的創作理念中,使之融合無間,而創作出足以聯繫中西兩方藝術美感的詩歌創作。而詩人非馬,便是在此現代文學歷程演化的基礎之上加以創發,而逐漸吸收各方詩派的滋養;除了堅持住自身傳統文化的菁華,又不遺餘力的吸取西方藝術理論及技巧之精隨,並將兩者作一完美結合的跨國際、跨時代之現代詩人!
非馬五十年代學詩,六十年代赴美留學,在從事科學研究之餘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作。其詩作大部分發表、出版於台灣及海外華文界的詩歌報刊和出版社,雖人們常將他視作為台灣詩人,然而,其詩作所產生之廣泛影響,早已超出了台灣詩界和海外華文詩界;於中國大陸,他的作品也愈來愈受到詩界乃至於學術界的重視,評述他詩歌創作的專著及文章亦愈見繁多。他的詩歌創作深具獨特的藝術魅力,不只強調美的意象之呈現,更多了一份深刻的哲理思考。其於詩歌之中觀念的切入與剖析的特異予人一種平地驚雷的感受;而其內涵之中所賦予讀者的深邃省思,卻是言雖盡而意卻無窮的回味與感動。詩人非馬,於其詩之創作意象上,總以一貫深沉諷刺之風格,激盪著現實社會之陰暗面;且以富涵高度幽默性以及哲理性之內涵,而廣被人們所喜愛與傳頌。其詩中對現實事物所做冷冽犀利之剖析,以及深邃知性之透視,更使其作品之意象直入人心,令人驚愕。而其中所蘊含之幽默與哲理,卻又示人無盡的愉悅與深思;且其詩中所呈現出之強烈對比思考,以及鮮明跳躍之意象組合,更是詩人技法巧妙之表現。故於此多面創作特質交互衝擊之下,形成了虛頌實諷、似褒反貶之特殊風格,而此亦正是非馬作品所以吸引人心之所在!
全文鏈接:
http://wmarr9.home.comcast.net/~wmarr9/lunwenbig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