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头,摆着我的一部诗论拙著——《非马诗创造》,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我把它看作是自己从事文联工作,联系和团结海外华文作家、艺术家的一种生动体现。诚然,它也是我与著名海外华文诗人非马先生友情的结晶。
1986年9月,我从一家工厂调入株洲市文联任副主席、党组成员。此前,我曾干过车间主任、厂工会主席,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创作和评论。后来,我主要是研究中国新诗。我到市文联工作以后,分管业务和《文艺窗》杂志,与海内外作家、艺术家便有所交往。
我们市文联的著名女诗人郑玲,与旅美华文诗人非马是至交。经她介绍,我也认识了非马先生。1996年4月,我应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和中国作协《诗刊》社的邀情,参加在山东青州举办的全国诗歌理论研讨会,做了《诗入现实,诗出现实》的发言,拙作也在《诗刊》发表了,《诗刊》对这次诗歌理论研讨会也有所报道。我的这篇拙文经郑玲先生介绍,非马也读过,或许,他对我的诗评有了一个基本认识,从此更加深了对我的印象。
接着,我陆续阅读了非马创作的700多首诗,包括浏览和细品,差不多是他当时的全部诗作了。
非马的诗创造,被称为“现代诗坛的一个异数”。
因为非马本人是核工博士,言其诗具“核爆”威力,则以“核子诗人”称之。他用华文和英文两种文体写诗,已在海内外出版的诗集有个人专集14种,与人合集3种,翻译1000多首英、美等诗作,出版译诗集2种,并主编现代诗选集4种。他还出版其他文集和译文集5种。非马在给我的信中说:
“我的诗路,应该能为中国现代诗提供一条可供尝试的途径。”
对此,我深为认同。非马的诗创造艺术,仍在发展中。海内外已有110多位诗人、诗论家、教授、学者纷纷研究他的诗,海内外报刊发表评论和研究他的诗创造的文章,已逾200篇。非马的诗作,已被收入世界各地90多种选集和选本。
于是,我对非马的诗产生了一种喜爱之情、流连之意。我认识到,非马的诗美艺术,在诗坛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和意义。从此,我便开始了对他的诗创造的研究,与他时常有书信和电话联系,建立了一个文联工作者和海外诗友的密切联系。
这种联系,或许也可以说是“文联”的广泛涵义的延伸吧;以文交友,以文联谊。
天涯共此“文”,文联天下心。
我被调到株洲市文联工作时,就萌生了一个愿望:文联海内外,友情入文心。
非马是一位漂泊海外的中华赤子,我和非马的结识,也是一种文缘:文缘凝聚中华魂,文缘凝聚赤子心。
从那时起,我开始了《非马诗创造》一书的写作。在写作的整个过程中,我自觉地意识到,自己是在缔结和享受一种“文缘”——天涯文缘。
非马先生也说,这是一种天涯知己的“文缘”。
文缘结手足,
墨谊见知音。
为了这份文缘,我努力地创作着,十分地辛苦,也经历了许多艰难。
因为有太平洋相隔,无法和诗人非马相见--那时,我是多么地渴盼。
我写了四万多字的书面访问提纲,寄给了他。蒙他不弃,一一以书面回答,使我深受感动。本来,两人见面,只需要几天就能说完的话,结果,只好你来我往以书面访答,往返数次,耗费的时间和周折就更多了,乃至一言难尽。
我想,如此遥隔大洋两岸的书面访答——那时是邮寄,不是伊妹儿,也算是创纪录了。
屈指算来,从
1997
年3月给非马写第一篇诗评起,我就开始酝酿这部书的写作,匆匆走过了二年零九个月时间。第一稿写完以后,得友人提醒,冷静思索过,自觉对非马诗创造的境界抵达不够。于是,第二稿又增补了几章,仍然是挂一漏万,深感非马的诗创造太丰富、太深邃了。
当时,研究非马诗创造的专著,我的拙著《非马诗创造》,算是海内外首开先河。
拙著《非马诗创造》,概括了非马诗美艺术的种种特色:包括他创辟的“比现代更现代,比写实更写实”的现代“两比”艺术;他的“非实非虚,大实大虚”的审美意识;他在“象现”艺术上“离而不离”的“远距离”艺术等。这些,属于非马的现实主义的开放性和现代主义的超越性的诗美艺术创造,使他成为“一洗万古凡马空”的诗坛“飞马”。
后来,由于时间的淘洗,也就兑现了我的一种心愿:与非马握手言欢。
2001年9月,应中国作协邀请,我参加了由中国作协在京举办的“非马诗歌研讨会”,我把刚出版的拙著《非马诗创造》,带到了研讨会上,请各位专家学者及与会者给予赐教,反响良好。那次,我与非马同住中国作协宾馆,得以第一次见面,果真是“相见恨晚,相见甚欢”。2002年2月,我应美国芝加哥华文作家协会邀请,赴美参加在芝加哥举办的“非马诗歌研讨会”,和芝加哥的华文作家一道,畅谈非马的诗,受益匪浅。越二年,到了2004年9月,我和非马两人,都得到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的邀请,参加他们举办的“华文诗学名家国际学术论坛”,在一起研究中国新诗,彼此的切磋和交流,也就更加深入了。
以文结缘,以书交谊。这,使我在写这部书时曾有一种自信:我在剖析一位海外的也是中国的甚至世界的杰出诗人,是为着中国新诗和整个世界诗坛的现在和将来!书出版后,这种自信仍在。
(选自《美好回忆 盛世华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11月版)
作者简介:刘强,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著作有诗论集《诗的灵性》、《中国诗的流派》,诗学专著《孔孚论》、《非马诗创造》、《天堂对话》,长篇小说《香雪腮》、《男儿亮色》、《孽变》、《红街黑巷》和散文集《走山走水》等。
刊载于《美华文学》2010年夏季号,总74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