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一以贯之--------包月阳【按:本文原发于2020年8月21日,原为专栏《亦城传习
(2022-10-08 09:45:17)| 分类: 功友的文章 |
周末去看老师,又向老师请教一以贯之的问题。
包:老师,我昨天把您在2016年的一段录音整理出来发了,就是孔子跟曾子、子贡谈“一以贯之”的那段话。很多人就问到底这个“一以贯之”的“一”是指什么?孔子说的一,跟老子说的一、荀子说的一,是一回事吗?有什么区别?
》》》
我提三个一的问题,是上次整理老师录音时想到的。老子的《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荀子说:“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这几个一,有何异同呢?
》》》
老师:在那个时候,人类文化刚刚起来的时候,我们想,(他们三个讲的一)它不会是完全统一的一个一、一个概念。它多少会有相同的地方,也会有它不同的地方。
但孔子跟曾子讲的一,和跟子贡讲的一,应该是一回事情。它是儒家的东西。
老师此时忽然离开了孔子老子荀子的一,说道:最近我在想毛泽东写的那个三打白骨精的那首诗,“一从大地起风雷”,为什么“一从大地”,这个一是什么?“一从大地起风雷”。
包:他这个一不是个语气词?不是“一开始”的意思?还有别的含义?
老师:这个一的话,是开始?开始起风雷?谁开始啊?他指的是什么?风雷,这个风雷指的是什么呀?
老师自问自答:按照过去讲的这个“三宝”:“天有三宝日月星”,但是这个不全,(应该是)天有三宝,日月星辰。“辰宿列张”这个“辰”。这个“辰”指的是天河,指的所有的星象。你没有它,光是“日月星”,就这“日月星”三个东西?那天的三宝就太少了。“地有三宝水火风”。这也还不够。水火风雷!有这个“雷”,水火风它才有这个生命力。这一声雷,大地开始生发了。“人有三宝精气神”,这不够,还得加个“灵”。人有三宝,精、气、神、灵!有了这个“灵”你才是三宝。没这个灵,呆呵呵地,就不是三宝了。( 笑)一从大地起风雷,我想,很可能,(毛泽东)他知道。地有三宝(水火风雷)。这个风雷,是生化万物的呀。“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生万物也可以生妖精啊。是这么个问题。
这时老师又回到“一”的话题:不过说那个一,从这个太一,元就是一,一就是元,太极和一。古人这么讲嘛,这个一,画它就成了(圆)圈了。(圆)圈就是太极,展开就叫做一。
包:哦——
老师:太极和一,应该是一个东西。
老师话锋一转接着说:有些问题,对于古人那个时代,我们也很难推断他说的到底是什么。他那个时候,的确他们有内在的智慧,他们显现出来了。但是毕竟那个时代的文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还比较粗浅,比较粗糙。这些道理,这些古人的东西,我们可以学习研究,但是每个时代他都会有他那个时代的文化的特征和特色的东西。总的来说,时代在前进,认识在深化。用古人的那些智慧,我们只要能认识到,我们不光是简单地有眼耳鼻舌身感觉器官,也还有更深层的感觉能力,知道有这个能力,我们就发掘这个能力。古人认识到有这个能力,我们就得找这个能力,就开发这个能力。重要的不是说他论述了什么,而是我们把这个能力开发出来,用这个能力认识的事物,那就是个真实的东西。(回到那个一)古人认识的,有的可能是同一个东西,有的可能认识的是事物的不同层面。
》》》
南宋陈淳《北溪字义》解读“一贯”:
一贯是天道一以贯之,圣人此语向曾子说得甚亲切。曾子忠恕,即所以形容此一贯,借人道之实以发明天道之妙,尤为确定切实。盖忠即是一,恕即是贯。
》》》
毛泽东诗《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一从大地起风雷,
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
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
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
只缘妖雾又重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