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令哈:这里没有诗,只有远方

德令哈:这里没有诗,只有远方
赵双军
知道海子,不知道他有一首关于德令哈的诗。
知道刀郎,不知道他有一首写给德令哈的歌。
正因为要去这儿,才细品了《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和《德令哈一夜》。
12月的隆冬,虽然不是青海最美的季节,但诗人的才情与歌手的魅力,让我对远方的这个地方充满着期许……
两个多小时的飞行,四个多小时的列车,终于来到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的这座小城。
查了下资料,德令哈总共不到9万人,但面积顶两个半邯郸。
打车到一家酒店,竟是两层楼一排的沿街门市,在我们那儿叫旅店似乎都有点过了。
正午12点,应该是午餐时候。朋友手机上了解,对当地的特色小吃,牦牛退骨肉汤引发浓厚兴趣。拎着行李,穿行了四条街,接连找了三家,全都“铁将军”把守。
街头清冷,行人稀少,营业门店寥寥。实在走腻了,看到写着当地特色的一家小吃店还冒着烟,便走了进去。所谓特色就是血肠、肉肠、面肠。三样拼了一份,看颜值实在不敢恭维,吃起来味道更是一般一般太一般。
草草几口,便和朋友去考察农业项目。
德令哈的大地苍茫而辽阔,草场上的骆驼刺在一层薄雪中映衬出金色的顽强。远处有流线般的沙丘和沉寂的戈壁,以及一抹丹霞山。
天空蓝得澄澈而放肆,明晃晃的太阳悬在半空,却感受不到一点暧意,因为这里寒气实在是冷横硬。
尽管萧瑟荒凉,但那种壮阔,硬朗与质朴,还是让我感到些许震憾。
毕竟难得一到,毕竟这里的景色与内地大不一样。
朋友的考察任务两个小时就完成了,看当天还有最后一班回西宁的城际列车,于是便匆匆订了车票,没来得及造访海子纪念馆,找寻一下“今夜我在德令哈”的感觉,也没有踏访一下这里神秘的外星人遗迹,更谈不上欣赏克鲁克湖和托素湖两湖相连却一咸一淡的在奇异风光,便踏上了返程。
因为没有诗情,便找不到更美的画意,只感觉到旅途的漫长。
匆匆一瞥,在耀眼的刺目与凛冽的刺骨中,品味了别样的德令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