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县”考
(2022-09-27 13:29:31)
标签:
文化 |
分类: 散文 |
“下县”考
赵双军
原邯郸县,有个奇特的文化现象:称本地区其他县,特别是东部县为“下县”。
这要是碰到“杠精”岂不要抬上一抬,你是哪个县的?你是谁的“上县”?
从修辞上讲,“下县”,有两层含义:作动词时,有下去,下到县里去的意思;作名词时,泛指行政所辖县。显然,邯郸县人眼里的“下县”是名词,而不是动词。
原本在邯郸市行政区划的19个县(市)区中,邯郸县应与15个县并称为兄弟县为宜,但却叫别的县为“下县”,这就有了一种高人一等的味道。
为什么邯郸县会有这么一种现象?其起源于何时呢?原邯郸县副书记刘兴民曾问过一些五六十年代参加工作的老同志,据他们说,那会儿就有“下县”这一说,但何时兴起却不大清楚。
由此推断,“下县”这一用语,在邯郸县至少有五六十年的历史了,而直至2016年9月邯郸县被撤销。至于是否有更悠久的历史,则无从可考。
经查,《百度百科》中关于“下县”一词的解释,指一郡之中非郡守行政机构所在的属县。在古代,根据县的人口、物产、地理形势的条件,将县划分为等级,下县是条件较差的县。
邯郸有着三千年建城史,158年建都史。作为战国时期赵国首都,让邯郸人着实自豪到现在。
自秦灭赵以后,公元前228年,设邯郸郡,这是邯郸作为郡守所在地最早的历史。汉高祖五年始为县治。
一部邯郸史,其实就是一部邯郸县史。
1945年邯郸解放,新成立的邯郸市政府,还与邯郸县政府同在一处办公。
邯郸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县所处位置当然是在下边位置。
所以,无论是从历史沿革上来考量,还是从地理方位上来看,亦或是所处的政治地位上看,邯郸县当然与其他县不一样。一个“下县”称谓,包涵着邯郸县人,作为首都、郡守、市县同城的深深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
如此下定论,在邯郸县有“下县”一说,保守为设郡以来,有2200多年的历史了。
如今,“下县”一词随着邯郸县的肢解而渐渐被遗忘,但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不应该被忘记的。
前一篇:长沙,时光穿越之城
后一篇:崔志光和他的乡下小院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