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土楼——客家人永远的家园

(2008-09-19 07:56:51)
标签:

旅游

    土楼——客家人永远的家园

    没有刻意的安排,纯粹是朋友联系,先去的承启楼——土楼之王。说他是王并不为过,明崇祯年间破土动工,历时半个世纪,在土楼中算是规模巨大,另外按年龄计算确实是爷爷辈的呢。目前保存完好,依然保持着质朴的乡土气息,有种特本质的感觉。一天的行程下来,感觉是最值得看的了,算是土楼的代表作品。

    土楼——客家人永远的家园

    方圆一线天

 

    有个歌谣“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就是对该楼的生动写照。楼内有一厅、二井(暗合“八卦”中的阴阳两极)、三门(即正大门和两头边门,意合八卦中的天、地、人三才)和八个单元。每个单元有八个房间,既是八八六十四卦了。若仔细研究,楼内讲究的地方多了去了,比如:厨房里的壁橱、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可以防鼠)、阳台多功能栏杆、楼梯(每级是略微倾斜的)、窗户。不禁感叹工匠的巧妙设计,我说这才是真正的精细化管理呢。

    土楼——客家人永远的家园

    承启楼内

 

    土楼——客家人永远的家园

    承启楼一角

 

    走马观花又看了几个土楼,包括振成楼,感觉已经商业化,不像承启楼的古香古色了。奎聚楼,宫廷式的方楼,里面文化气息浓厚,遇到现场画土楼的人家,感觉不错,买了几幅,也知道买回去用的机会不多,纯当支援山区人民了。

    土楼——客家人永远的家园

    振承楼内

 

    土楼——客家人永远的家园

    奎聚楼一隅

 

    没抱多大期望,奔最后一站福裕楼,觉得应该都差不多吧,却没想到豁然开朗。福裕楼伴溪而建,大有小桥流水人家的味道。内部格局上采用了四合院式的设计,颇有移步换景的园林感觉,还特讲究风水呢。屋檐的琉璃瓦、精雕细刻的门……看到门牌上刻的四只蝴蝶吗?是“四方来财”,看到五只蝙蝠吗?代表“五福临门”。在这里我算真正知道为什么华人有寻根问祖这一说了,原来他们还专门有个房间里埋着他们当时出生时的胎盘,就是“根”哪。根在哪里,心在哪里嘛,不然怎么叫落叶归根?

    土楼——客家人永远的家园

    福裕楼溪对面的如升楼

 

    土楼——客家人永远的家园

    福裕楼的庭院气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