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技术写作精选导读一] 活在虚拟的当下

(2010-03-27 17:01:51)
标签:

杂谈

分类: 公告

让我们暂时离开科学,来关心一下科学的小表弟——技术。但是,让人略感失落的是,《美国技术写作精选2009》瞄准的不是未来,而是当下。不过,细 细读来,就像编者说的那样,当下已经足够让人兴奋、迷惑甚至……恶心。

正如崔健所说: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

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10/03/clip_image0013.jpg

一本书的精华,在这里慢慢向你传递

这个集子的重心定位在网络和文化、网络和生活的 纠结地带。没错,纠结——我想不出用更好的词汇来描述这种状态。比如说:是失语还是(习惯性地)亢奋?我们的大脑是不是正被一个叫Google的磁头格式 化?是每三分钟造出一个“新”意义,向网络深处插起一杆“新”大旗,还是彻底失去罗盘找不到北?

“后现代”这个字眼你就是不明白也明白:欢迎来到后现代的嘉年华。告诉你,从昨天起你就已经住这儿了。

挑剔点说,这个集子的编辑有些问题,在这里我对次序做了些调整。

Mutilated Furries, Flying Phalluses: Put the Blame on Griefers, the Sociopaths of the Virtual World,by Julian Dibbel, from Wired

《网络中不可承受之重》

安静的午后你在整理自己的花园,一边和她聊着天,风和日丽,春暖花开。无意间,你抬头发现天边有片隐隐的乌云在移动。你没在意。

没想到短短几分钟后,那片乌云已经扑到了这片街区——那不是乌云,而是一群化装成各种怪物的暴徒,他们手持刀枪棍棒,正挨家挨户地洗劫,喊声大作。

你听说过这群匪帮,他们自称“爱国黑奴”(Patriotic Nigras)。有几个住在其他城镇的朋友已经和他们交过手,死伤惨重。

转眼间他们已经杀到你家门口,别无选择,你挑剑应战。耳边传来一声惨叫,原来几个匪徒已经向她下手。没等你转身,一个匪徒已经扑到你的面前,那是一 张巨大的玛丽莲梦露的嘴,怪笑一声,血盆大口兜头而下……

这不是一场恶梦!你眼睁睁地看着,汗流浃背,惊恐万分。唯一的办法是,伸手……猛地一下,拔掉电源。

整个房间死寂一片,只有你自己沉重的喘息声。黑洞洞的屏幕嘲弄地看着你。

事实上,我没有玩过任何网游。以上的描述,虽然多少有些夸张,却在虚拟世界Second Life里真实地发生过。

爱国黑奴是个有组织的地下群体,从06年开始,就到处一波波地发动袭击,臭名昭著。攻击的顶峰曾经让Second Life的服务器全部瘫痪掉。对玩家而言,这无疑是世界末日,人造的2012——只不过时间提前了:就在下一秒。

对认真的玩家而言,这是一场输不起也打不赢的战争。之所以打不赢,是因为爱国黑奴根本不在乎打斗本身。从一开始,他们就拿捏住你的命门:你太关心你 在虚拟世界中的死活了。你之所以打不赢,正因为你输不起的心态。

爱国黑奴是有自己的血脉的。在网游中的这些专门找碴的流氓,叫谷里法师:Grief——痛苦;Griefing——让人痛苦;Griefer——让 你痛不欲生的人,且音译成谷里法师吧。

别以为谷里法师有任何道德底线,他们唯一的底线就是要把你从精神上彻底击溃。所以,Second Life里面只要是有名有利的目标,他们都会豪不留情地攻击。有一艘耗资上万美元的虚拟大船,就被彻底摧毁。某女士在Second Life里为总统候选人募捐,很成功地募到了一百万虚拟货币,也因此出了名上了《商务周刊》的封面。为此,著名网站CNET在Second Life里做现场直播采访,结果遭到谷里法师的轰炸。

谷里法师很有幽默感,扔的不是炸弹,他们投下的是巨型的阳具。

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10/03/clip_image0023_thumb.jpg

趋于真实的网络,当然包罗了其中的不堪

谷里法师们不是笨蛋,他们熟谙法律。他们胆敢如此放肆,把网络暴力推向极致,是在认真学习了Second Life的客户协议说明,钻了空子。他们的手艺精湛,堪比黑客帝国。

可是,谷里法师却被他们的师傅们嘲笑为弱智没出息的小混混。

师傅就是师傅,玩的是真的,他们的口号是“网络是个严肃之地”(Internet is Serious Business)。这极端反讽,因为他们就是专门恶搞以网为生,把网络看得很认真的人。教主Kyanka有个自己的网站,叫 somethingawful:“每日恶心大全”,每天找个网上新闻人物,狠狠地开涮。

07年四月,有个著名的网络技术写手收到死亡威胁书,一时间掀起悍然大波,引发了关于网络道德底线的大争论。对此,Kyanka嗤之以鼻,他得罪的 人海了去了。有一次,某个在网上被激怒的敌手放出狠话,要在网下决斗。他和他的喽啰前往应战,却没想到对方原来是个业余拳击手,结果饱受老拳,被打得满地 找牙。

Kyanka说,这也算新闻吗?给你看看我的死亡威胁单,有一摞呢。他亮出了最近的一封:对方不但要他的命,还要奸杀他两岁的女儿。

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10/03/clip_image0033_thumb.jpg

如此可爱的孩子却被这样的纷争波及

在那篇博 客的结尾,是Kyanka怀抱无限可爱的女儿的照片。两双会说话的眼睛透过空气照射过来,那是让人失重的一瞬。

这一切都是为什么呢?

无论是教父Kyanka还是网络流氓谷里法师,都是为了“暴笑”——LoL(Laugh out Loud):任何可笑和有趣的网事——只要能聚人气,什么都行。于是这个词就被加上了s,根据读音演化成一个新词:Lulz

在他们眼中,Lulz高于一切。

如果网络是一个孤立的宇宙,那将是一个完全失重的世界。在那里“死亡”变得无足轻重,生命可以无限轮回,于是生命轻如鸿毛,毫无重量。在那里你作恶 多端罄竹难书,也不过是一堆阴茎炸弹獠牙怪兽,数字尸体和数字废墟。那里的Lulz一浪压着一浪——不管你吃的是面还是寂寞,不管你购买的是分歧终端机还 是99折2012船票——笑过之后也化雪无痕,毫无重量。

但这个失重的世界并不孤立。

如果你遁逃于网络之中把它当成唯一的世界,那么,当谷里法师们长啸一声,围逼过来的时候,你将不得不狼狈不堪地拔去电源。那一刻你将从太空重重地跌 回,而这一跤将跌得相当惨烈。

Reflection on Lori Drew, Bullying and Strategies for Helping Kids, by danahboyd, from Apophenia/zephoria.org

《穿墙而过的网络暴力》

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10/03/megan_meier2-225x300.jpg

Megan Meier告别这 个世界的时候还差一个月满十四周岁,正是花季少女的年纪。

Megan不能说是个阳光少女,从三年级起她就被诊断有心理疾病,一直在服用抗抑郁症的药。07年她在社会网络网站MySpace开账号不久,收到 了一个十六岁的男孩Josh Evans的友邻邀请。Josh住在邻近的一个镇上,在家里上学(所谓Home School,在美国并不罕见),两个人很快成为亲密网友。从那以后,Megan的父母说她的情绪变得特别好。

十月十五,Josh变了,他说“我们算了吧,因为听说你对你的朋友不怎么好”。这对Megan的打击相当大,更别提两个人在网上的互动是公开的,友 邻们看得一清二楚。

十月十七,Josh的口气变得强硬:“你那个镇子上每个人都知道你是个啥,你糟糕透顶,没人喜欢你,臭烘烘的日子你自个儿过吧,这个世界没你啥也不 缺”。Megan哭叫道:“你这样的男孩是要把女孩子逼死的。”

情绪失常的Megan和母亲发生口角,跑回自己的小屋。二十分钟后,父母发觉她在屋中上吊死了。

她到死都不知道,Josh并不住在另一个镇子上,Josh是她的邻居,离她家就差四个门洞。“Josh”不是一个男孩,甚至不是一个人——她是本案 的主谋Lori Drew和她的一个员工编造出来的。“Josh”有一句话说对了(“你对你的朋友不怎么好”),Megan确实欺侮过朋友,受害者包括Lori Drew的女儿。Lori之所以造个Josh出来,就是为了给她女儿出口恶气,为了报复。

事发之后两个月,FBI通知Megan的父母已经查明Josh的真实身份,但为了不让Lori有所怀疑,要求他们守口如瓶,真让人难以想象,从那以 后的日子,两个人都是怎么熬过来的。

一年以后,Megan的一个远亲偶然读到一篇有关网络骚扰的文章,把Megan的悲剧告诉了那个作者。虽然在文章中“凶手”是匿名的,但Lori的 身份在发表后的几分钟之内就被愤怒的网民人肉搜索出来。Lori家的地址和照片立刻在网上曝光,Lori的公司被搞垮,Lori家的女儿被转移,Lori 家被唾沫淹了……

Lori被正式起诉,可是检方却苦于没有合适的法律条款,最后依照1984年的《计算机诈骗和滥用法》(Computer Fraud and Abuse Act)中的一条((a)(2)(c),见http://www.law.cornell.edu/uscode/18/1030.html), 所谓越权使用账号,指控Lori违反了MySpace的服务条款。在法律上这看上去站不住脚:既然Josh是Lori编出来的鬼,Lori怎么就不能用 呢?陪审团激辩之下无法达成一致,但还是以检方提出的四项指控中的一项以民事罪治罪。

Lori上诉,辩护方认为,如此草率的判罪,实际上动摇了美国宪法中对公民自由权的诠释。这起案子虽然不复杂,但麻烦的是涉及了法律条款中的死角, 权衡再三,宪法为大,法官决定放人。而检方誓不罢休,于今年(09)九月再次将Lori告上法庭。

与此同时,密苏里州意识到已有法律的漏洞,迅速在08年五月把州里现有的骚扰法扩展到网络使用上。09年四月,加州的一位议员把这条法款引入到国会 讨论,引起广泛争议,反方的主要担心是宪法中的公民自由言论权将受到限制。

关于这起案子的始末,有兴趣的读者请查看(http://en.wikipedia.org/wiki/Lori_Drew)。

虽然成文在密苏里的州法改变之后,这篇文章针对的却是一审的判决:即便Lori是元凶,但其实被押上被告台的却是技术,而技术本身和道德伦理无涉, 怎么会有罪呢?这是很典型的“枪不杀人,人才杀人”的思路,几乎无所不用。作者进一步提出,其实技术要利用的好,本来可以带来解决的方案。“计算机要从娃 娃抓起”,那娃娃的问题也可以从计算机抓起。有了网络,口水仗就让家长们看得清清楚楚,那么,该介入的时候就介入,该教育的时候就教育,该出手的时候就出 手……

Lori不就是出手了吗?只不过她出的是第三只手。Lori PK 余则成(《潜伏》男主角),我看不出谁赢谁输。

一个能让人长考的事件,一个不能让我信服的药方。如果没有各种各样的明争暗斗、勾心斗角,既省内耗又省资源,这世界会白茫茫干净很多。这个愿望当然 美好,但是我很怀疑玩政治斗心机早已是人的基因的一部分,是每个人不得不拥有的防身武器,只是一般来说都特别业余,玩得既无美感也不幽默,而是很暴力。

我曾经想过,要去除网络暴力,唯一的办法是实名制。我现在的看法是,应该是“被实名制”妥当些——你和我都是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被请去喝茶的,多少马 甲也挡不住。

网络的世界是失重的,不过都有跌回地球的那一刻。所以,如果不想做个鬼,别飞太高。而Lori之类,要是知道随时都会被实名,恐怕造鬼的时候会多想 想吧。

————————————————

这两篇文章是竹人为科学松鼠会写的精彩导读,介绍的是《美国技术写作精选2009》。

在此之前,竹人已经介绍了《美国科学写作精选2009》中国的所有文章。这里

竹人老师写文章轻松调侃,读来舒畅。作为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副院长,这一次写技术,正对了他的胃口,也希望对了你的胃口。我们会以每次两篇的速度来介 绍这些“最佳”的文章。

松鼠会不仅仅致力于为你奉上好看的文章,也希望与你一同学习高手的写法,这就是竹人为你介绍这本书的原因。每篇文章都有原文链接,希望你点击那些链 接,也点击竹人的一番好意。

春天即将到来,我已经听见万物苏醒的声音,内心小小的阅读愿望也正破土而出。何不邀你品茶小憩,一起在科学和文字中阅读春天到来的节奏。

那么,让我们来读书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