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五期“影视科学”征文揭晓

(2010-01-26 13:15:59)
标签:

杂谈

分类: 专题

29篇文章+1包漫画,本次征文依然硕果累累。并且开创了两个史无前例:第一,收到了海峡对岸的征文;第二,征文者年龄创下新低——有高中生童鞋参赛。
唯一的美中不足是,我们梦想中拿下3K大奖的超级终结者还是没有出现,前三名之间,特别是前两名之间的差距微乎其微,本着公平原则,主评委决定设立三个二等奖,一等奖仍然空缺。

本期颁奖嘉宾是刚刚度过九十华诞的阿西莫夫爷爷,真不晓得他老人家这辈子有没有飙过车、做过卧底、烧过醋酸片基这样子——以上,是本次前三名文章的主题旋律——如果他非常不喜欢现代生活里的这些麻烦,还望他多多包涵。

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10/01/Asimov.JPG
现将获奖名单公布如下——

二等奖:
东者西迷 《车翼之想》
Albert JIAO  《<风声>中的莫尔斯码》
打破的管道 《大脑欺骗之旅:从西洋镜到阿凡达》

三等奖:
陈睿  《我们不是我》
叶绿绿  《I can read your face读“心”术》
瞭望星云  《也许全世界我也可以忘记》
沈越  《戏说碳排放与新技术》
童亚文  《到土星去旅行》
Function  《给我一瓶记忆》

———————————旁 逸 斜 出 分 割 线————————————————————————
本期征文评委点评语录

《车翼之想》
“生活化做的非常好,举例都很生动形象。”
“有松鼠会的水平了。”
“技术流打动了我的心。”

《<风声>中的莫尔斯码》
“语言有点罗嗦,但却是个有趣的故事;若再修改一下,是篇不错的文章。作者值得关注。”

《大脑欺骗之旅:从西洋镜到阿凡达》
“角度独特,语言很好,配图很靓。”
“这个文章耐看,写电影科技史的佼佼之作了。”

《我们不是我》
“应是学医的,写的有点浓。但将电影与医学关联,值得表扬。”

《鬼魂研究生的博客》
“天呐,我狂喜欢,给了他最高分,奈何……”
“分虽不高,但适合网文。写的其实蛮有意思。”
“他的表述方式很有新意,真正新鲜的创意是无价的,可惜这样的‘科普’只能‘普’理科生了。”

《I can read your face读“心”术》
“行文干脆利落,手法比较老到,叙事手法很吸引人,科学问题也讲清楚,详略处理上还可以再进一步。”
“感觉有点不真实……像是有出处的”

《也许全世界我也可以忘记》
“本文前半部分文字之美让人惊艳,无疑是这些稿子中语言最好的一个,后半部写人叙事流畅生动,可惜两部分有点割裂。”
“前一半写的相当好,可集中于HM的内容太多,没有提炼出来。”

《给我一瓶记忆》
“语言劲道,少了《<风声>中的莫尔斯码》的那种罗嗦劲,主线比较清晰。”

《到土星去旅行》
“虽然讲到了很多星际旅行的方式,结合点还是落在到火星去旅行的可能性上,作者始终知道自己想说明什么问题,作为新手非常难得。”

《月球的能源,我们未来的能源?》
“集中笔墨讲清楚一个问题,永远是成功的不二法门。这种方式相当可取,作者确实把问题说清楚了。”
“没有说明氦3有什么用,并且存在一点硬伤。”

《银幕里面找松果》
“这个也太像电视节目的串词了吧,难道是90后科普潮人的手笔?”
“挺好玩的,写法值得鼓励。”

——————————中 场 喘 气 分 割 线——————————————————————————

《银河系漫游指南》
“至于这位MM,建议授予特别奖,或发展为松鼠会文章的插图作者吧”。

《把记忆刻成光盘》
“又是那位‘拼图者’?”

《时间与空间的问答》
“作者可能不知道征文要什么。”

《从Lie to Me看谎言》
“作者的布局谋篇能力有点跟不上自己的创意。”

《淺談Star Trek》
“这应该不算科普,只是影评。”

《多重人格幻象——从<Fight Club>到<Identity>》
“前面写的蛮好,可没想到结束的那么快。”
“叙事手法很吸引人,科学问题也讲清楚了,更深入一点更妙。”

《两大流派与科普狂欢——好莱坞影视中的时空穿梭》
“貌似是搞科学哲学的,还是相关行业?”
“思路蛮清晰的,科普狂欢……这个词语我很熟悉呀很熟悉。”

《戏说碳排放与新技术》
“把这么无趣的陈腐的话题写到这个份上真不是一般的功夫,值得各大媒体科技板块好好参考学习。”

《影视作品中的光学隐形技术》
“太草率了,看不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意识流太强大了,我跟不上。”
“我觉得这个作者相当不错,很文艺,再下些功夫到科学知识上一定可以无敌。”

《相信吧,那些电影里面的疫苗已经应用了》
“只是太平淡了一点。”

《真的有“谁”在操控我们吗?》
“立意有点问题。”
“缺乏证据,或者说缺乏充分的陈述。”

《蝴蝶效应:妄想还是现实》
“这个电影,被谈得太多了,很难引起什么有新意的讨论。”

《变形金刚2军事镜头解析》
“军事剧透。”

《幻想的午后》
“其实我没太搞清作者到底想传达什么。”

《2012,太阳出没》
“中规中矩,不过不失,但有些点还是把握得不错的,加把劲儿换个话题可能发挥得更好。”

《史上最伟大的进化》
“唔,我的判断是民科。”

《现实和科幻之间的克隆》
“有点虎头蛇尾,语言风格老套,不过起码有科有普。文章内容最终游离于电影主题之外,成了关于克隆的一篇综述。”

《活在当下》
“作者有潜力,起码他有办法能让读者充满好奇地读完,可惜最后的结论太突兀了。从科学到生命哲学,他抓住了人的兴趣点——命运。”
“同样的话题,这篇介于<两大流派>和<妄想还是现实>之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